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棘豆根

棘豆根

《中药大辞典》:棘豆根

药材名称棘豆根

拼音Jí Dòu Gēn

出处《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薄叶棘豆。夏、秋季采挖鲜根,洗净。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主根极粗壮,圆柱形。茎极短。单数羽状复叶,长6~10厘米,叶轴细弱,密生长柔毛;小叶7~13,对生,线形,长1.3~2.5厘米,宽1~2毫米,被长柔毛;托叶小,披针形,与叶柄连合。花2~5朵排列成近头状的总状花序;花萼筒状,萼齿条形;花冠紫红色、紫色或红色。荚果近卵圆形,密生短柔毛。

生境分部生于草原、向阳山地。分布河北、山西、内蒙古和东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秃疮,瘰疬。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棘豆根

药材名称棘豆根

拼音Jí Dòu Gēn

英文名Root of Thinleaf Crazyweed

出处出自《吉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薄叶棘豆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xytrois leptophylla (Pall.)DC.[Astragalus leptophyllus Pal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挖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薄叶棘豆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根粗壮,呈圆柱形。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3;托叶小,披针形,基部与叶柄合生,密被长毛;叶片线形,长13-35mm,宽1-2m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干后边缘反卷,上面无毛,下面有柔毛。短总状花序生于花梗顶部,有花2-5朵;苞片椭圆状披针形,长3-5mm;花萼简状,长8-12mm,密被毛,萼齿线状披针形,长为萼筒的1/4;花紫红色或蓝紫色,长18-20mm,旗瓣近椭圆形,先端圆或微凹,基部渐狭成爪,翼瓣比旗瓣短,有细长的爪和短耳,龙骨瓣稍短于翼瓣;子房密被毛,花柱弯曲。荚果宽卵形,长14-18mm,宽12-15mm,膜质,膨胀,先端具喙,表面密生短柔毛,内有窄的假隔膜。花期5-6月,果期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森林草原及草原带砾石性和沙性土壤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等地。

性味苦;性凉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秃疮;瘰疬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引水蕉

    药材名称引水蕉拼音Yǐn Shuǐ Jiāo别名水鬼蕉、郁蕉来源石蒜科引水蕉Hymenocallis americana Roem.,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南方栽培。性味辛,温。功能主治舒筋活血。主治风湿

  • 滇南千里光

    药材名称滇南千里光拼音Diān Nán Qiān Lǐ Guānɡ英文名all-grass of Ho Groundsel别名松筋藤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滇南千里光的

  • 圆萼刺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圆萼刺参药材名称圆萼刺参别名华刺参来源川续断科圆萼刺参Morina chinensis (Batal. ex Diels) Pai,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内蒙古、青海、四川、云

  • 大巢菜

    《中药大辞典》:大巢菜药材名称大巢菜拼音Dà Cháo Cài别名薇(《诗经》),垂水(《尔雅》),薇莱、巢菜、野豌豆(《品汇精要》),野麻豌(《草木便方》),箭舌豌豆(

  • 灯台莲

    药材名称灯台莲拼音Dēnɡ Tái Lián英文名Tuber of Serrate Sikoku Jackinthepulpit别名路边黄、蛇包谷、老蛇包谷出处始载于《湖北宜昌》。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

  • 鸡骨柴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骨柴药材名称鸡骨柴拼音Jī Gǔ Chái别名双翔草、老妈妈棵、瘦狗还阳草、酒药花、紫油苏来源唇形科鸡骨柴Elsholtzia fruticosa (D. Don)Re

  • 霞天曲

    《中药大辞典》:霞天曲药材名称霞天曲拼音Xiá Tiān Qǔ出处《本草备要》来源为半夏等药和霞天膏制成的曲剂。制法制半夏,焦冬术、白茯苓各9斤,党参12斤,炙甘草4.5斤,广陈皮4.5斤,

  • 大夜关门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夜关门药材名称大夜关门拼音Dà Yè Guān Mén别名羊蹄风、猪腰藤来源为豆科羊蹄甲属植物多脉羊蹄甲Bauhinia pernervosa L. Chen,以根和叶入药。秋季

  • 牛巴嘴

    药材名称牛巴嘴拼音Niú Bā Zuǐ别名山蚂蝗[云南]、野豆子、大山蚂蝗[四川]来源豆科山蚂蝗属植物波叶山蚂蝗Desmodium sinuatum Blume ex Baker,以根及全株

  • 野花椒根

    药材名称野花椒根拼音Yě Huā Jiāo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野花椒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花椒叶"条。功能主治①《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