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毛脉南蛇藤

毛脉南蛇藤

药材名称毛脉南蛇藤

拼音Máo Mài Nán Shé Ténɡ

别名猪粪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毛脉南蛇藤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var.pubescens Makino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毛脉南蛇藤 落叶攀缘灌木,高可达12m。茎干多分枝,小枝圆筒形,灰褐色,光滑无毛,有明显的圆形小皮孔,髓实质而呈白色;冬芽小,卵圆形。单叶互生,老时带革质;叶柄长1-2cm;叶片近圆形、广倒卵形或长椭圆状倒卵形,长5-10cm,宽3-6cm,先端骤尖、短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少数为截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上面通常光滑无毛,叶脉在下面隆起被短柔毛。花雌雄异株,生于叶腋,排列呈短聚伞花序,或在顶部与叶对生,成聚伞状圆锥花序,总梗与花柄等长,花直径约5mm,淡黄绿色;花瓣5,卵状长椭圆形长4-5mm,着生在杯状花盘的边缘;雄花有雄蕊5,花丝稍长,与花瓣互生,花药2室,纵裂;雌花有雄蕊5,较短,雌蕊1枚,子房上位,近球形,花柱呈短柱状,柱头3裂。蒴果,通常3室,球形,直径7-8mm,先端有宿存的短花柱,成熟时呈橙黄色,3瓣裂,裂片卵圆形,呈囊状,每室有种子1-2颗。种子卵形至椭圆形,长约4mm,宽约3mm,表面光滑,棕褐色,外包有肉质红色假种皮。花期5-6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向阳山坡杂木内和溪谷边疏林缘。常攀附树上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等地。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主热淋;湿疹;跌打损伤;疮疡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

注意孕妇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北丝石竹

    药材名称北丝石竹拼音Běi Sī Shí Zhú别名商陆、银柴胡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草原石头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ypsophila davurica Turcz.ex Fenzl.采收

  • 盾翅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盾翅藤药材名称盾翅藤拼音Dùn Chì Ténɡ别名吼盖贯(傣语)来源金虎尾科盾翅藤Aspidopteris obcordata Hemsl.,以藤入

  • 肉珊瑚

    药材名称肉珊瑚别名无叶藤、珊瑚、铁珊来源萝藦科肉珊瑚Sarcostemma acidum (Roxb.) Voigt.,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功能主治收敛,止咳,催乳。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光石韦

    《中药大辞典》:光石韦药材名称光石韦拼音Guānɡ Shí Wéi别名牛皮风尾草、大石韦、石莲姜、岩莲鸡尾(《四川常用中草药》),大鱼刀(《湖南民间药物资料》)。出处《四川常用中草

  • 慈竹笋

    《中药大辞典》:慈竹笋药材名称慈竹笋拼音Cí Zhú Sǔ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苗。功能主治①《分类草药性》:"烧灰研细,搽小儿肥疮。"②《

  • 南五味子叶

    药材名称南五味子叶拼音Nán Wǔ Wèi Zǐ Yè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木兰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的叶。全年可采。功能主治①《福建民间草药》:"治痈疽背疮,

  • 山姜花

    药材名称山姜花拼音Shān Jiānɡ Huā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姜科植物和山姜的花。性味《纲目》:"辛,温,无毒。"功能主治①《日华子本草》:"调中下气,消食,杀酒

  • 米碎花根

    药材名称米碎花根拼音Mǐ Suì Huā Gēn别名梅养东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米碎花EuryachinensisR.Br.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rya chinensis R.Br.采收

  • 水皂角子

    药材名称水皂角子拼音Shuǐ Zào Jiǎo Zǐ出处四川来源为豆科植物豆茶决明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皂角"条。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疾,夜盲,目翳。(四川)用法用量内

  • 密花山矾

    药材名称密花山矾拼音Mì Huā Shān Fán来源药材基源:为山矾科植物密花山矾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locos congesta Benth.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