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油炸木

油炸木

药材名称油炸木

拼音Yóu Zhà Mù

别名牛瘦鞭

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海南荚蒾的根、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hainanense Merr.et Chu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根切片晒干;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海南荚蒾常绿灌木,高达3m。当年小枝四方形,连同叶柄和花序均被黄褐色星状绒毛,二年生枝紫褐色或灰褐色,圆筒状,无毛。叶对生;叶柄长3-6mm;叶亚革质,叶片长圆形、宽长圆状被针形或椭圆形,长3.5-7cm,宽1.5-4cm,先端短尖或尖,基部阔楔形或有时圆形,全缘或中部以上具2-3对疏离的小齿,上面稍光亮,两面无毛或下面中脉和侧脉被显状毛,有黑色或栗褐色腺点;侧脉4-5对,基部一对伸长而作离基三出脉状,小脉近横列,上面显着。夏伞形式聚伞花序顶生,直径2-4cm,总花梗短,第1级辐射枝4-5条;花芳香;生于第2-3级辐射枝上;萼筒长约1mm,萼檐具5微齿,花冠白色,辐状,径约4mm;雄蕊5,高出花冠。核果卵形,长4-6mm,宽4-5mm,熟时红色,显压扁状;核扁圆形,背面凸起,腹面深凹。花期4-7月,果期8-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400m的灌丛或丛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和广西。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解毒。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痢疾;尿路感染;蛇咬伤;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光叶海桐叶

    药材名称光叶海桐叶拼音Guānɡ Yè Hǎi Tónɡ Yè英文名Leaf of Glabrousleaf Pittosporum别名一朵云叶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海桐花

  • 龙须眼子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须眼子菜药材名称龙须眼子菜拼音Lónɡ Xū Yǎn Zǐ Cài别名线形眼子菜来源眼子菜科龙须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 L.,以全

  • 瓠子

    《中药大辞典》:瓠子药材名称瓠子拼音Hù Zǐ别名甘瓠(《诗经》),甜瓠(《千金·食治》),净街棰(《清异录》),龙蜜瓜、天瓜(《滇南本草)),长瓠(《纲目》),扁蒲(《群芳谱》)

  • 圣罗勒

    药材名称圣罗勒拼音Shènɡ Luó Lè别名神罗勒、九层塔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圣罗勒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cimum sanctum 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圣罗勒,

  • 小花鸢尾根

    药材名称小花鸢尾根拼音Xiǎo Huā Yuān Wěi Gēn别名六棱麻根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小花鸢尾的根茎及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speculatrix Hance采收和储藏:秋

  • 旋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旋花药材名称旋花拼音Xuán Huā别名狗狗秧、打碗花来源旋花科打碗花属植物旋花Calystegia japonica Choisy,以根状茎及全草入药。夏秋连根状茎一起

  • 白垩

    《中药大辞典》:白垩药材名称白垩拼音Bái è别名白涂(《说文》),白善土(《别录》),白土子(《本草衍义》),画粉(《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沉积岩类岩石白垩的块状物或粉末。

  • 大叶花椒

    《中药大辞典》:大叶花椒药材名称大叶花椒拼音Dà Yè Huā Jiāo别名见血飞(《湖南药物志》),山批杷、铁杆椒、岩花椒(《贵州草药》),蚌壳花椒、单面针、钻山虎(《四川常用中

  • 小乌泡根

    《中药大辞典》:小乌泡根药材名称小乌泡根拼音Xiǎo Wū Pào Gēn别名马泡根(《分类草药性》)。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乌藨子的根。9~10月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晒于。原形态

  • 厚皮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厚皮香药材名称厚皮香拼音Hòu Pí Xiānɡ别名秤杆红、红果树、白花果来源山茶科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 (Wight 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