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牛戳口

牛戳口

药材名称牛戳口

拼音Niú Chuō Kǒu

别名老牛锉、千针草、大蓟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野蓟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sium maackii Maxim. [C. japonicum DC. SUBSP. MAACKII (Maxim.) Nakai; C. japonicum DC. Var. amurense Kita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野蓟 多年生草本,高40-150cm。不定根可发育成萝卜状的块根。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多细胞长或短节毛,上部(特别是接头状花序下部)灰白色,有稠密的绒毛。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全角为长椭圆形、披针形或披针状椭圆形,向下渐狭成翼柄长20-25cm,宽7-9cm,羽关半裂、深裂或几全裂,侧裂片4-8对,半长椭圆形,中部侧裂片较大,宽1-2cm,全部侧裂片边缘具大形或小形三角形刺齿及缘毛状针刺,有时边缘刺齿裂度较深而使叶呈现近乎二回羽裂状态;向上的叶渐小,与下部及基生叶同形,街道样分裂或不裂,边缘有刺齿,基部扩大耳状抱茎;全部或至少上部叶两面异彩色,上面绿色,沿脉被稀疏的多细胞长或短节毛,下面灰色或浅灰色,被稀疏绒毛。头状花序单生茎端,或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总苞钟状,直径约2cm;总苞片约5层,外层及中层长三角状披针形至披针表,长6-13mm,宽2-2.5mm,先端急尖成短针刺,国缘有缘毛;内层及最内层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3-2.3cm,全部苞片背面有黑色粘遥;花紫红以,花冠长约2.4cm,檐部与细管部待长,5裂不达檐部中部。瘦果淡黄色,偏斜倒披针形,长约4mm,宽约1.8mm,压扁,先端截形;冠毛多层,白色,刚毛长羽毛状,长达2cm,内层先端纺锤状扩大。花、最期6-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1100m的山坡草地、林缘及草甸。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四川等地。

性味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消肿解毒。主咯血;衄血;尿血;跌打损伤;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沙前胡子

    药材名称沙前胡子拼音Shā Qián Hú Zǐ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硬阿魏的种子。8~9月种子成熟时采收。功能主治理气,健胃。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

  • 红半边莲

    《中药大辞典》:红半边莲药材名称红半边莲拼音Hónɡ Bàn Biān Lián别名半边风、山蚂蝗、红莲(《广西药植名录》),鬼边榜、大半边莲(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 荃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荃皮药材名称荃皮拼音Quán Pí别名小柳拐、山救驾、毛叶探春来源木犀科黄素馨Jasminum giraldii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四川

  • 铁海棠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海棠药材名称铁海棠拼音Tiě Hǎi Tánɡ别名万年刺、千脚刺、鸟不宿、麒麟花、刺蓬花、刺仔花、有刺日日有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铁海棠Euphorbia milii C

  • 桂子

    《中药大辞典》:桂子药材名称桂子拼音Guì Zǐ别名天竺桂实(《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天竺桂的果实。性味辛甘,温。①《药性考》:"甘辛。"②《

  • 滇车前

    药材名称滇车前别名蛤蟆叶来源车前科滇车前Plantago erosa Wall.,以种子、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用于水肿尿少,热淋涩痛,暑湿泻痢,痰

  • 牛舌草

    《中药大辞典》:牛舌草药材名称牛舌草拼音Niú Shé Cǎo出处《江苏药材志》来源为蓼科植物齿果酸模的叶。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米左右,多分枝。叶互生,具柄;叶长

  • 牡鼠粪

    药材名称牡鼠粪拼音Mǔ Shǔ Fèn别名鼠矢(《本草经集注》),两头尖(陶弘景),雄鼠粪(《日华子本草》),豭鼠粪(《类证活人书》)。出处《别录》来源为鼠科动物雄性褐家鼠等的干燥粪便。性味

  • 苍山冷杉

    药材名称苍山冷杉拼音Cānɡ Shān Lěnɡ Shān别名大理冷杉来源松科苍山冷杉Abies delavayi Franch.,以球果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理气散寒。主治发

  • 金箔

    《中药大辞典》:金箔药材名称金箔拼音Jīn Bó别名金薄(《药性论》)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用黄金锤成的纸状薄片。原形态自然金,又名:生金(陶弘景)。等轴晶系。晶体呈八面体,但很少见,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