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田螺厣

田螺厣

《中药大辞典》:田螺厣

药材名称田螺厣

拼音Tián Luó Yǎn

出处《本草求原》

来源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爆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田螺"条。

功能主治《本草求原》:"煅存性,去目翳。"

用法用量外用:煅存性研极细末点眼。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田螺厣

药材名称田螺厣

拼音Tián Luó Yǎn

英文名river snail operculum

别名中国圆田螺

出处出自《本草求原》。

来源药材基源: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螺和中华圆田螺的厣。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Gray)2.C.cathayensis(Heude)

采收和储藏:田螺放沸水中烫死,取厣晒干。

原形态1.中国圆田螺,贝壳大,外形呈圆锥形,其高度大于壳口高度。壳顶尖。体螺层膨大。贝壳表面光滑无肋,具有细密面明显的生长线,有时在体螺层上形成褶襞。壳面黄褐色或绿褐色。壳口呈卵圆形,上方有一锐角,周缘具有黑色框边,外唇简单,内唇上方贴覆于体螺翅上,部分或全部遮盖脐孔。脐孔呈缝状。厣角质,为一黄褐色卵圆形薄片,具有明显的同心圆的生长纹,厣核位于内唇中央处。

2.中华圆田螺,贝壳大,呈卵圆形,壳质薄而坚实。壳高50mm,宽40mm。螺层6-7层,各层表面膨大,螺层在宽度上增长迅速,螺旋部较短而宽;体螺层特别别膨大;壳顶尖锐,缝合线深。壳面呈绿褐色或黄褐色。壳口为卵圆形,周缘经常具有黑色的框边。外唇简单内唇肥厚,遮盖脐孔。脐孔呈缝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活于水草茂盛的湖泊、水库、河沟、池塘及水田内,常以宽大的足部在水库及水草上爬行。以多汁水生植物的叶及藻类为主要食料。

2.生活于池塘、湖泊、水田及缓流的小溪内。

资源分布:1.本种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2.分布于河北、山东、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厣为卵圆形薄片,表面黄褐色,有环纹,角质,坚韧;不易折断。气微,味甘、咸。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去翳明目。主目翳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极细末,点眼。

各家论述《本草求原》:煅存性,去目翳。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叶刺根

    药材名称白叶刺根拼音Bái Yè Cì Gēn出处福建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福建胡颓子的根。原形态福建胡颓子,又名:椬梧。常绿直立灌木,高1~2米。枝具长棘刺,幼枝被褐色鳞片

  • 掌叶蓼

    药材名称掌叶蓼拼音Zhǎnɡ Yè Liǎo别名屈草、猪草、大辣蓼、九龙天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掌叶蓼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palmatum Dunn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

  • 鳖甲胶

    《全国中草药汇编》:鳖甲胶药材名称鳖甲胶拼音Biē Jiǎ Jiāo别名别甲胶来源爬行纲龟鳖目鳖科中华鳖Amyda sinensis (Wiegmann),以背甲熬制成的膏入药。生境分部主产山东、河北

  • 长隔距兰

    药材名称长隔距兰别名马尾吊兰、吊兰、龙角草、木不角、鹿角草、圆叶吊兰、光棍草来源兰科长隔距兰Sarcanthus elongatus Rolf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微甘、酸,平。功能主治舒

  • 三叶委陵菜根

    药材名称三叶委陵菜根拼音Sān Yè Wěi Línɡ Cài Gēn别名山峰子根(《贵州草药》)。出处《浙江即常用草药》来源为蕾薇科植物三叶委陵菜的根。4~10月采挖。

  • 马鬃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鬃参药材名称马鬃参别名补草根、小白棉来源桔梗科马鬃参Cyananthus argenteus Marq.,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苦,温。功能主治健脾除湿,通经活络

  • 瑞苓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瑞苓草药材名称瑞苓草拼音Ruì Línɡ Cǎo来源菊科瑞苓草Saussurea nigrescens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青海、河南

  • 曼陀茄根

    《中药大辞典》:曼陀茄根药材名称曼陀茄根拼音Màn Tuó Qié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曼陀茄的根。夏季采集,洗净晒干。原形态曼陀茄,又名:向阳花、茄参

  • 花木通

    《中药大辞典》:花木通药材名称花木通拼音Huā Mù Tōnɡ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假须蕊铁线莲的木质茎。8~10月采收,刮去外皮,切片,晒干。原形态木质藤本。叶对生;2回3

  • 佛手露

    《中药大辞典》:佛手露药材名称佛手露拼音Fó Shǒu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芸香种植物佛手的果实的蒸馏液。性味《纲目拾遗》:"味淡。"功能主治①《金氏药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