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白鱼

白鱼

《中药大辞典》:白鱼

药材名称白鱼

拼音Bái Yú

别名鲌鱼(《滇南本草》),鱎鱼(《纲目》),白扁鱼(《本草求原》)。

出处孟诜

来源为鲤科动物翘嘴红鲌

原形态体侧扁,延长,头背面平直,后部隆起。体长可至60余厘米。体高与头长略相等,个体长187毫米以下的,头长比体高为大,187毫米以上的个体则相反。口上位,下颌坚厚,急剧突出而上翘。眼大,位于头的上侧方。下咽齿3行,齿顶端呈钩状。鳃耙细长,24~28。鳞小,侧线鳞83~93,多数为86~90;侧线梢向腹方弯曲,后段横贯体侧正中。背鳍Ⅲ7,有强大光滑的硬刺,其起点在腹鳍起点和臀鳍起点中央的稍前方,至吻端与至尾基的距离几乎相等。胸鳍末端稍达腹鳍的起点。臀鳍延长,Ⅲ21~25,无硬刺,其起点约在体长后部的1/3处。体背及体侧上部浅棕色,下部银灰,腹面银白,背鳍和尾鳍呈灰黑色,胸、腹鳍及臀鳍均为灰白色。

生境分部生活于江河、湖泊中,一般在水的中上层,行动迅速,善跳跃,性凶猛,以鱼类、昆虫等为食。产卵期约在6~7月间。黑龙江、长江、黄河、辽河等干、支流及其附属湖泊中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每百克可食部分含水分77克,蛋白质18.6克,脂肪4.6克,灰分1克;钙37毫克,磷166毫克,铁1.1毫克,核黄素0.07毫克,尼克酸1.3毫克。

性味甘,平。

①《开宝本草》:"味甘,平,无毒。"

②《随息居饮食谱》:"甘,温。"

归经①《本草求真》:"入肺、胃,兼入肝。"

②《要药分剂》:"入脾、大、小肠。"

功能主治开胃健脾,消食行水。

①孟诜:"主肝家不足气。调五藏气,理经脉。"

②《食疗本草》:"助脾气,能消食,理十二经络舒展不相及气。"

③《日华子本草》:"助血脉,补肝明目,灸疮不发,作脍食之良。"

④《开宝本草》:"主胃气,开胃下食,去水气,令人肥健。"

⑤《滇南本草》:"治痈疽疮疥,同大蒜食之。"

⑥《随息居饮食谱》:"行水助脾,发痘排脓。"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注意①孟诜:"多食泥人心,久食令人心腹诸病。"

②《日华子本草》:"患疮疖人不可食,甚发脓。"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鱼

药材名称白鱼

拼音Bái Yú

英文名Topmouth culter

别名鲌鱼、鱎鱼、白扁鱼

出处出自1.《开宝本草》:白鱼,大者六、七尺,色白,头昂,生江湖中。

2.《纲目》:鲌,形窄腹扁,鳞细,头尾俱向上,肉中有细刺。白鱼比他鱼似可食,亦能热中发疮,所谓补肝明目,调五脏,理十二经络者,恐亦溢美之词,未足多信,当以《开宝》注为正。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翘嘴红鲌及红鳍鲌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Bleeker)2.Culter erythropterus Basilewsky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捕捉,捕得后,除去鳃、鳞和内脏,洗净,鲜用。

原形态1.翘嘴红鲌,体延长而侧扁,头背面几乎平直,后部微降起。体高与头长略相等,个体长200mm以下的,头长的比体高为大,200mm以上的个体则相反。6冬龄鱼体长可达615-648mm,体重达2500-3500g。口上位,口裂伸至鼻孔前缘的垂直线下方。下咽齿3行,齿的顶端呈钩状。下颌肥厚,急剧突出而上翘。眼大,位于头的侧上方。鳃耙细长,侧线前段稍向腹方弯曲,后段横贯体侧正中。鳞小,侧线鳞83-93,大多为86-90。背鳍3,7,具有强大而光滑的硬刺,其起点的腹鳍起点与臀鳍起点之中央的稍前,至吻端与尾鳍基部的距离几相等。臀鳍3,21-25,基部较长。鳔3室,中室大而圆。后室细小。腹腔膜银白色,背部及体侧上部为灰褐色,腹部为银白色,各鳍灰色乃至灰黑色。

2.红鳍鲌,体稍长,侧扁,头后部明显突起,似驼背状。腹部自胸鳍其至肛门有腹棱。头中等大,口上位,口裂几垂直,下颌突出而上翘。眼中等大,位于头侧上方。下咽齿3行,末端呈尖钩状。鳃耙25-29。鳞小,侧线完全,侧线鳞60-69。背鳍在腹鳍与臀鳍之间。尾鳍呈叉状。背部青灰色,侧面和腹部银白色,背鳍和尾鳍的上叶呈青灰色,腹鳍、臀鳍及尾鳍下叶呈橙红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为生活在流水及大水体中的鱼类,一般在水体中上层,行动迅速,善跳跃,性凶猛,主要以鱼类为食。

2.为中上层淡水鱼类,栖息于多水草的开阔水体中,主要以小型鱼类为食。

资源分布:1.为广布性鱼类之一,长江干流从金沙江到河口、黑龙江、黄河、辽河等干支流及附属湖泊均有分布。

2.全国各大江河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翘嘴红鲌每100g可食部分含水分77g,蛋白质18.6g,脂肪4.6g,灰分1g;钙37mg,磷166mg,铁1.1mg,核黄素(rlboflavine)0.07mg,烟酸(nicotinic acid)1.3mg。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开胃消食;健脾行水。主食积不化;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00-250g。

注意患疮疖者慎服。

各家论述1.孟诜:主肝家不足气。调五藏气,理经脉。

2.《食疗本草》:助脾气,能消食,理十二经络舒展不相及气。

3.《日华子本草》:助血脉,补肝明目,灸疮不发,作脍食之良。

4.《开宝本草》:主胃气,开胃下食,去水气,令人肥健。

5.《滇南本草》:治痈疽疮疥,同大蒜食之。

6.《随息居饮食谱》:行水助脾,发痘排脓。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豆瓣七

    药材名称豆瓣七拼音Dòu Bàn Qī别名鱼公草、青鱼胆、冷青草、石寒公、万年青出处豆瓣七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鱼公草,江西、湖南有之。绿茎丛生,茎有细毛,附茎生叶,长如芍药叶有斜齿;历落如锯

  • 扭鞘香茅

    药材名称扭鞘香茅拼音Niǔ Qiào Xiānɡ Máo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扭鞘香茅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mbopogon tortilis(Presl)A.Camus[Amthist

  • 五加皮

    《中国药典》:五加皮药材名称五加皮拼音Wǔ Jiā Pí英文名CORTEX ACANTHOPANACIS别名南五加皮、刺五加、刺五甲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

  • 马甲子叶

    药材名称马甲子叶拼音Mǎ Jiǎ Zǐ Yè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鼠李科植物马甲子的叶片。功能主治清热拔毒。外敷治眼热痛,痈疽溃脓。摘录《中药大辞典》

  • 白苏子油

    药材名称白苏子油拼音Bái Sū Zǐ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白苏子果实压榨出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rilla frutescens(L.)Britt.原形态白苏,一年生草本,高

  • 深山黄堇

    《全国中草药汇编》:深山黄堇药材名称深山黄堇拼音Shēn Shān Huánɡ Jǐn别名野芹菜、岩黄连来源罂粟科深山黄堇Corydalis pallida (Thunb.)Pers.,以根

  • 鸭舌头

    《中药大辞典》:鸭舌头药材名称鸭舌头拼音Yā Shé Tou别名瓜皮草(《种子植物名称·补编》),鸭舌草、鸭舌子(《贵阳民间药草》),水充草(《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

  • 鹊豆

    药材名称鹊豆别名鹊仔豆、雀仔豆、紫扁豆、黑扁豆来源豆科鹊豆Dolichos cultatus Thunb.,以叶、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甘、微辛,温。功能主治祛风行气,升清降浊,和中益肾。主治头

  • 苍山冷杉

    药材名称苍山冷杉拼音Cānɡ Shān Lěnɡ Shān别名大理冷杉来源松科苍山冷杉Abies delavayi Franch.,以球果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理气散寒。主治发

  • 草柏枝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柏枝药材名称草柏枝拼音Cǎo Bǎi Zhī别名松叶接骨草、松叶蒿、蜈蚣草来源玄参科松蒿属植物草柏枝Phtheirospermum tenuisectum Bur. et F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