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秋木瓜

秋木瓜

药材名称秋木瓜

拼音Qiū Mù Guā

别名木瓜(《滇南本草图谱》),酸木瓜(《昆明药植调查报告》),香木瓜、皱皮木瓜(《成都中草药》)。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秋木瓜果实。10~11月果实成熟时采摘,纵剖为2或4块,置开水中微烫,以外皮转色为度,捞出,晒干或炕干。

原形态秋木瓜,又名:木瓜花(《植物名实图考》)。

半常绿灌木,高达4米。枝有刺,幼枝密布污黄色柔毛,顶端成刺。叶革质,短枝上叶通常4~7片簇生;托叶不显,当年脱落;叶片长椭圆形,长3~12厘米,宽1~3厘米,先端尖,基部狭楔形,边缘密生不整齐尖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无毛,下面淡绿色,疏生柔毛;叶柄红色,长2~7毫米,微具柔毛。花深红色,漏斗形,长3~4厘米,通常3朵簇生;花序下有一、二片不正常之叶;花梗极短;萼筒长2~3厘米,色绿,带紫红色,有白粉,萼片卵圆状三角形,内面及边缘有黄色长柔毛;花瓣圆形,具短爪,径达2厘米;雄蕊约30,长约14毫米,紫红色,花丝丝状,药长椭圆形,丁字着生;子房下位,5室,花柱5,基部联合,疏生短柔毛,与雄蕊同长,柱头密生乳头状突起。梨果卵形,长7~10厘米,两端凹入,成熟时黄色或黄绿色,有时带红色,光滑,芳香。种子扁平,类三角形。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栽培或野生。分布云南、四川等地。产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果实卵形,常对开成半卵形,长4.5~10厘米,宽3~4.5厘米,外表呈橙黄色、橙红色或暗红色。外果皮光滑,多收缩纹理,果肉凹陷,果肉及内果皮多有白色小点,内果皮光滑,有时可见排列于中轴的2列种子。种子褐色,类三角形。气微酸,味酸略涩。以块大、色红、粉多者为佳。

化学成分花瓣含蹄纹天竺素和矢车菊素的葡萄糖半乳糖双糖甙、越橘花青甙、矢车菊甙、蹄纹天竺素-3-半乳糖甙及微量翠菊甙。

性味酸苦,温。

①《滇甫本草》:"苦辛甘,微温。"

②《植物名实图考》:"酸涩。"

③《成都中草药》:"酸涩,温,无毒。"

功能主治舒肝和胃,除湿止痛。治吐泻胸闷不适,风湿筋骨疼痛,脚气。

①《滇南本草》:"治筋骨疼痛,痰火脚软。"

②《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舒筋,止痛,止尿。治风湿疼痛,关节、四肢痉挛。"

③《成都中草药》:"舒肝和胃,除湿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

复方①治吐泻胸闷不适:香木瓜藿香扁豆陈皮。水煎服。

②治风湿疼痛:香木瓜防己桑枝威灵仙。水煎服。

③治湿热脚气:香木瓜、苡仁、白术茯苓五加皮萆薢黄柏。水煎服。(选方出《成都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繁缕

    《全国中草药汇编》:繁缕药材名称繁缕拼音Fán Lǚ别名鹅儿肠、鸡肠菜、合筋草、小被单草、园酸菜来源石竹科繁缕属植物繁缕Stellaria media (L.) Cyr.,以全草入药。夏秋采

  • 鲫鱼子

    《中药大辞典》:鲫鱼子药材名称鲫鱼子拼音Jì Yú Zǐ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卵子。功能主治①《食疗本草》:"调中,补肝气。"②《本草从新》:&q

  • 毛蕊老鹳草

    药材名称毛蕊老鹳草拼音Máo Ruǐ Lǎo Guàn Cǎo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槐牛儿苗科植物毛蕊老鹳草的全草。8~9月采收,洗去泥沙,晒干备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

  • 苦壶卢子

    《中药大辞典》:苦壶卢子药材名称苦壶卢子拼音Kǔ Hú Lú Zǐ出处《纲目》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葫芦的种子。秋后采取成熟果实,剖取种子,晒干。性味《纲目》:"苦,寒,有毒

  • 五脉山黧豆

    药材名称五脉山黧豆来源豆科五脉山黧豆Lathyrus quinquenervius (Miq.) Litv.,以全草、花、种子入药。生境分部辽宁、吉林、陕西、内蒙古。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

  • 栗花

    《中药大辞典》:栗花药材名称栗花拼音Lì Huā出处《日用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花。化学成分花含精氨酸。性味①《滇南本草》:"性微温,微苦涩。"②《四川中药志》:&q

  • 章鱼

    《全国中草药汇编》:章鱼药材名称章鱼拼音Zhānɡ Yú别名长蛸来源软体动物门头足纲蛸科长蛸Octopus variabilis (Sasaki);短蛸Octopus ochellatus(

  • 薅田藨

    《中药大辞典》:薅田藨药材名称薅田藨拼音Hāo Tián Pāo别名藨(《尔雅》),蛇泡竻、黑龙骨(《生草药性备要》),三月泡(《辰溪县志》),红梅消、红琐梅、过江龙、倒筑伞(《植物名实图考

  • 无根藤

    药材名称无根藤拼音Wú Gēn Ténɡ别名无头藤、无娘藤、金丝藤、罗网藤、无根草来源为樟科无根藤属植物无根藤Cassytha filiformis 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

  • 羊骨

    《中药大辞典》:羊骨药材名称羊骨拼音Yánɡ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骨骼。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化学成分因部位、年龄等之不同,骨的化学组成亦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