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绛梨木根

绛梨木根

《中药大辞典》:绛梨木根

药材名称绛梨木根

拼音Jiànɡ Lí Mù Gēn

别名嚼连根、孟子根(《分类草药性》),黑龙须(《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铁包金鹿角刺根(《贵阳民间药草》)。

出处《重庆草药》

来源鼠李科植物薄叶鼠李。全年可采。

化学成分含1-o-甲基肌醇。

性味苦,寒。

①《贵阳民间药草》:"苦,寒。"

②《贵州草药》:"涩微苦,平。"

功能主治消食,行水,去痪。治食积饱胀,水肿臌胀,月经停闭。

①《分类草药性》:"治黄肿病,酒疾,心膨胀,酒炒合叶用。"

②《四川中药志》:"消食顺气,治胸前饱胀及停积。"

③《贵州草药》:"利水行气,消积通便,清热止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研末或浸酒。

注意《重庆草药》:"体弱、脾虚无积者勿用,孕、产妇忌服。"

复方①治丹停、膨胀:绛梨木根研末,煮甜酒服(服后出现便泻)。(《四川中药志》)

②下水臌,消肿胀、胸水:鹿角刺根一两,拳参五钱。水煎分三服。(《贵阳民间药草》)

③治肺热咳嗽:鹿角刺根三至五钱。水煎分三服。(《贵阳民间药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绛梨木根

药材名称绛梨木根

拼音Jiànɡ Lí Mù Gēn

英文名Root of thinleaf buckthorn

别名黑龙须、鹿角刺根、绿皮刺根。

出处出自《重庆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薄叶鼠李Rhamnus leptophylla Schneid.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leptophylla Schneid.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薄叶鼠李灌木或稀小乔木,高达5m。幼枝对生或近对生,褐色或黄褐色,平滑无毛,有光泽。叶对生或近对生;叶柄长0.8-2cm,有短柔毛;托叶线形,早落;叶片纸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3-8cm,宽2-5cm,先端短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钝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仅沿脉腋有簇毛。花单性,雌雄异株,绿色,成聚伞花序或簇生于短枝端;花萼4裂;花瓣4;雄蕊4;花柱2半裂。核果球形,直径4-6mm,基部有宿存萼筒,成熟时黑色。种子宽倒卵圆形,背面具纵沟。花期3-5月,果期5-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2600m的山坡、山谷、或路旁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

化学成分含 l-o-甲基肌醇(Bornesitol)。

性味苦;涩;平

归经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止咳;行气化滞;行水;散瘀。主肺热咳嗽;食积;便铋;脘腹胀痛;水肿;痛经;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注意《重庆草药》:体弱、脾虚无积者勿用,孕、产妇忌服。

复方①治丹停、膨胀:绛梨木根研末,煮甜酒服(服后出现便泻)。(《四川中药志》)②下水臌,消肿胀、胸水:鹿角刺根一两,拳参五钱。水煎分三服。(《贵阳民间药草》)③治肺热咳嗽:鹿角刺根三至五钱。水煎分三服。(《贵阳民间药草》)

各家论述1.《分类草药性》:治黄肿病,酒疾,心膨胀,酒炒合叶用。

2.《四川中药志》:消食顺气,治胸前饱胀及停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微籽

    药材名称微籽来源大戟科微籽Baliospermum effusum Pax et Hoffm.,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温。功能主治解毒驱虫,散瘀消肿。主治跌打损伤,骨折,蛔虫病,黄疸型肝

  • 宽卵叶山蚂蝗

    药材名称宽卵叶山蚂蝗拼音Kuān Luǎn Yè Shān Mǎ Huánɡ别名假山绿豆。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宽卵叶山蚂蝗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

  • 空心苋

    《中药大辞典》:空心苋药材名称空心苋拼音Kōnɡ Xīn Xiàn别名空心蕹藤菜、水蕹菜(《福建中草药》)。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苋科植物空心莲子草的根或茎叶。全年可采,多鲜用。原形态空心

  • 桂叶素馨

    《全国中草药汇编》:桂叶素馨药材名称桂叶素馨拼音Guì Yè Sù Xīn别名大黑骨头、岭南茉莉来源木犀科桂叶素馨Jasminum laurifolium Roxb.,以

  • 小黄构

    药材名称小黄构拼音Xiǎo Huánɡ Gòu别名小黄钩、藤构、娃娃皮来源瑞香科小黄构Wikstroemia micrantha Hemsl.,以茎皮、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淡

  • 一枝香

    《中药大辞典》:一枝香药材名称一枝香拼音Yì Zhī Xiānɡ别名狼尾拉花、气管炎草。出处江苏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水蔓青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99厘米。茎直立,茎、叶及苞片上被有细

  • 刺槐花

    《中药大辞典》:刺槐花药材名称刺槐花拼音Cì Huái Huā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槐的花。6~7月采。原形态刺槐,又名:洋槐、胡藤。落叶乔木或灌木,高至25米左右

  • 红旱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旱莲药材名称红旱莲拼音Hónɡ Hàn Lián别名湖南连翘、黄海棠、牛心菜、大叶牛心菜、鸡心菜、大金雀、金丝蝴蝶、对经草、四方草来源为金丝桃科金丝

  • 刺梨根

    《中药大辞典》:刺梨根药材名称刺梨根拼音Cì Lí Gēn别名茨藜子根(《天宝本草》),茨藜根(《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根。7~8月采。化学成分根

  • 金牛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牛七药材名称金牛七拼音Jīn Niú Qī别名火烟子、千锤打来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松潘乌头Aconitun sungpanense Hand.-Mazz.或太白乌头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