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绿绒蒿

绿绒蒿

《中药大辞典》:绿绒蒿

药材名称绿绒蒿

拼音Lǜ Rónɡ Hāo

别名阿拍色鲁(藏名)

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罂粟科植物全缘绿绒蒿花、果实全草。7~8月采收花、果实或全草(除去毛刺),洗净,晒干。

原形态全缘绿绒蒿,又名:毛瓣绿绒蒿。

一年生草本,高25~90厘米,粗0.6~1.5厘米,生棕色长柔毛。基生叶多数,丛状,长达30厘米,宽达4厘米;叶片倒披针形或倒卵形,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渐狭成长柄,具3~5条主脉。茎上部叶无柄,披针形或倒披针形,最上部数枚近轮生。花通常1朵生于茎顶端,其他3~4朵生于茎上部叶腋;花瓣6~8,黄色,倒卵形,长达6厘米;雄蕊多数,长约2厘米,花药矩圆形,长约4毫米,花丝狭条形;子房卵形,密生黄色糙毛,花柱短,柱头头状。蒴果4~9裂瓣。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地或多石砾处。分布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青海和甘肃南部及西藏等地。

性味①《西藏常用中草药》:"甘涩,寒,有小毒。"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苦涩,微寒,有小毒。"

归经《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入肝、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镇咳平喘。治肺炎咳嗽,肝炎,胆绞痛,胃肠炎,湿热水肿,白带,痛经。

①《西藏常用中草药》:"清热泄肺,除湿利水。治咳嗽,肺炎,肝炎,湿热水肿。"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镇静止痛,镇咳平喘,制痢止血。治胃肠发炎,肝炎,胆痛,白带,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

复方①治哮喘:绿绒蒿花或果配麻黄根天仙子葶苈子煎汤服。

②治肠炎及久泻:绿绒蒿花或果配火把果根、香蒿、火绒草煎汤服。

③治胆绞痛:绿绒蒿花或果配莨菪叶煎汤服。(选方出《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绿绒蒿

药材名称绿绒蒿

拼音Lǜ Rónɡ Hāo

英文名Entire Meconopsis,Herb of Entire Meconopsis

别名阿拍色鲁。

出处出自《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长叶绿绒蒿和全缘绿绒蒿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econopsis lancifolia (Franch.)Franch.[Cathcartia lancifolia Franch.]2.Meconopsis integrifolia (Maxim.)Franch.[Cathcartia integrifolia Maxim.;Meconopsis pseudointegrifolia Prain]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洗净,阴干。

原形态1.长叶绿绒蒿 一年生草本,高8-25cm。主根萝卜状。茎直立,被黄褐色平展或反曲的硬毛或无毛。叶基生或生于茎下部;叶柄长2-7cm;叶片倒被针形、狭倒被针形、椭圆状被针形、线形、匙形或倒卵形,长l-15cm,宽0.5-1.5cm,先端圆或急尖,基部楔形,下延成翅,边缘通常全缘,两面无毛或被黄褐色反曲的硬毛。花茎粗壮,中间粗,两端渐狭,疏被黄褐色硬毛;花序项生,排列成聚伞总状,无苞片或近基部具苞片,有时单生于基生花葶上;花瓣4-8,紫色或蓝色,倒卵形,长1-3cm,宽0.7-3cm;花丝线状,与花瓣同色,花药黄色至黑褐色;子房长圆形或椭圆形,被黄褐色伸展的刺毛,稀无毛。雨果狭倒卵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1.5-3.5cm,成熟时褐色,花柱及果肋深紫色,无毛或被黄褐色硬毛,3-5瓣自先端开裂至1/3。花、果期6-9月。

2.全缘绿绒蒿 一年生草本,高达150cm。全株被锈色和金黄色平展或反曲、多短分枝的长柔毛。主根粗,向下渐狭,具须根。茎粗壮,不分枝,幼时被毛,老时近无毛。基生叶莲座状,中间常混生鳞片状叶;叶片倒披针形、倒卵形或匙形,长8-12cm(包括叶柄),宽l-5cm,先端圆或锐尖,基部渐狭,全缘,两面被毛;下部茎生叶互生;上部茎生叶互生,近无柄;最上部茎生叶通常成假轮生状,较小。花通常4-5朵,稀更多,生于茎生叶叶腋内;花瓣6-8,黄色或稀白色,近圆形;花丝丝状,金黄色,花药橘红色;于房宽椭圆状长圆形,被金黄色紧贴、分枝的长硬毛。蒴果,4-9瓣自先端开裂至1/3处。花、果期5-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3900-4500m的高山灌丛下或草坡。

2.生于海拔3800-5000m的高山灌丛下、山坡、草甸。

资源分布:1.分布于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2.分市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l)长叶绿绒蒿全草多破碎。根茎及根圆锥形,长5-10cm,直径0.2-2cm。表面棕褐色至棕黄色,根茎顶端有众多黄色硬毛及叶鞘残基,下都有横向不规则鳞片状班痕或环纹。茎圆柱形,多扁缩,表面黄绿色或紫棕色,有纵均效;质脆易断,断面中空。内表面白色膜质状。叶多皱缩破碎,两面均被硬毛。花近长球形,花萼绿色至灰褐色,有疏毛,花冠4瓣,蓝色或紫色,雄蕊多数,子房上位。蒴果椭圆形至长卵形,长0.9-3cm,直径0.4-0.9cm,表面黑褐色,多具7条纵棱。种子长三角形,略弯,长约1.5mm,直径0.5mm,表面棕红色,有纵皱。气微,味徽苦。

(2)全缘绿绒蒿全草皱缩破碎,长25-90cm。主根长10-20cm,直径0.5-1cm,表面棕褐色。茎单一,直径0.6-1.5cm,密被棕黄色长柔毛;质脆易断。基部叶簇生,皱缩;完整叶片呈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长约30cm,宽约4cm,光端急关或钝,主脉3-5条,表面枯绿色,被疏长毛,叶柄及叶片略等长,密被长毛。茎上部叶无柄。花单生或是总状,花瓣黄色,多脱落。气微,味苦。

显微鉴别 长叶绿绒蒿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部分已脱落。皮层窄,细胞切向延长,内含少量淀粉粒。韧皮都狭窄。导管数个至数十个成群,呈断续的放射状排,射线部位常有径向裂隙。茎根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壁增厚呈乳突状。皮层窄。外韧型维管束数十个排列成不整齐的环,有少数韧皮束夹于其间,束间形成层不明显;韧皮部宽大;木质部导管成群。髓部宽广。叶主脉横切面:上下表皮均为1列扁平、外壁角质增厚的细胞。叶肉全为海绵组织细胞。维管束外韧型,导管周围细胞内有时可见棕黑色块状物。 粉末特征:灰绿色。

①具刺的多细胞非腺毛,长200-1500μm,直径80110μm。②导管多为螺纹,亦见网纹及环纹,直径6-65μm。③花粉粒圆球形,直径30-35μm。 ④木薄壁细胞长方形,具纹孔,直径15-30μm。⑤草酸钙簇晶,直径60-75μm。⑥气孔为不定式,副卫细胞4-5个。

化学成分长叶绿绒蒿全草含氨基酸,有机酸,强心甙,挥发油,糖类,鞣质,生物碱,香豆精。

性味苦;涩;寒;小毒

归经肝;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咳。主肺炎咳嗽;湿热黄疸;水肿;创伤久不愈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研末敷。

复方①治哮喘: 绿绒蒿花或果配麻黄根天仙子葶苈子煎汤服。②治肠炎及久泻: 绿绒蒿花或果配火把果根、香蒿、火绒草煎汤服。③治胆绞痛: 绿绒蒿花或果配莨菪叶煎汤服。(选方出《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各家论述1.《西藏常用中草药》:清热泄肺,除湿利水。治咳嗽,肺炎,肝炎,湿热水肿。

2.《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镇静止痛,镇咳平喘,制痢止血。治胃肠发炎,肝炎,胆痛,白带,痛经。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粉蝶

    药材名称白粉蝶拼音Bái Fěn Dié英文名White butterfly别名白蝴蝶、粉蝶、菜白蝶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粉蝶科动物白粉蝶成虫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e

  • 五除叶

    《中药大辞典》:五除叶药材名称五除叶拼音Wǔ Chú Yè别名山茶辣(《广西药植名录》),大漆王叶(《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山吴萸的叶。夏、

  • 狗肉

    《中药大辞典》:狗肉药材名称狗肉拼音Gǒu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肉。原形态狗(《左传》),又名:犬(《左传》),黄耳(崔豹《古今注》),地羊(《纲目》),家犬(《医林纂要》)

  • 绿结鸡骨

    《中药大辞典》:绿结鸡骨药材名称绿结鸡骨拼音Lǜ Jié Jī Gǔ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杜鹃科动物褐翅鸦鹃的骨。性味甘咸,微温。功能主治强筋壮骨。治风湿骨痛,趺打伤积。用法用量内服:浸酒,

  • 野樱桃根

    《中药大辞典》:野樱桃根药材名称野樱桃根拼音Yě Yīnɡ Táo Gēn出处《宁夏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盘腺野樱桃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樱桃"条。性味甘,平。

  • 铁轴草

    药材名称铁轴草拼音Tiě Zhóu Cǎo英文名Fourfile Germander别名凤凰草、绣球防风、黄香科、小裂石蚕、红毛将军、红油麻、红痧药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铁轴草的全草、根或叶。拉丁

  • 短柄枹栎虫瘿

    药材名称短柄枹栎虫瘿拼音Duǎn Bǐnɡ Fú Lì Chónɡ Yǐnɡ别名青杠转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短柄枹栎带虫瘿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Quercus glandulifera Bl

  • 麻黄根

    《中国药典》:麻黄根药材名称麻黄根拼音Má Huánɡ Gēn英文名RADIX EPHEDRAE来源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 或中麻黄Ephe

  • 野梧桐

    《中药大辞典》:野梧桐药材名称野梧桐拼音Yě Wú Tónɡ别名野桐、楸、白肉白、抱仔(《中国树木分类学》),赤芽楸、赤芽槲(《本草推陈》)。出处《本草推陈》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野梧桐

  • 黄波罗果

    药材名称黄波罗果拼音Huánɡ Bō Luó Guǒ出处吉林怀德县《防治气管炎》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柏的果实。化学成分果实含小檗碱和药根碱。功能主治止咳祛痰。治慢性气管炎。用法用量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