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肉半边莲

肉半边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肉半边莲

药材名称肉半边莲

别名半边莲

来源秋海棠秋海棠属植物粗喙秋海棠Begonia crassirostris Irmsch.,以根状茎和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性味酸、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炎,牙痛,淋巴结结核,毒蛇咬伤。外用治烧烫伤。

用法用量5~8钱;外用适量,根或全草捣烂敷患处。

备注(1)本品适用于烧烫伤在未起泡时,单用本品可治愈。若泡已溃烂,敷用有刺激性。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肉半边莲

药材名称肉半边莲

拼音Ròu Bàn Biān Lián

别名半边菊、半边旗

来源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卵叶半边莲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belia succulenta BL. [Lobelia zeylanica L.; Dortmannia succulenta (Bl.) O.Kuntz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卵叶半边莲多汁草本,长达60cm。茎平卧,四棱状,无毛或具短柔毛,稀疏分枝,曲部的节上生根。叶螺旋状排列;叶片三角状阔卵形或卵形,长1-2.8cm,宽0.8-2.2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截形、浅心形或宽楔形,边缘锯齿。状花单生叶腋;花梗长1-1.5cm,基部有长1-2mm,的小苞片2枚,有时脱落;花萼钟状,长2-5mm,裂片披针状条形,长3-5mm,宽约1mm,被缘毛;花冠长5-11mm,紫色、淡紫色或白色,二唇形,上唇2裂,裂片倒卵状长圆形,下唇3裂,裂片阔椭圆形;花丝在2/3处以上连合成筒,花药管长1-1.5mm,5枚花药均顶生髯毛;子房下位,2室。蒴果倒锥状至长圆形,长5-7mm,宽2-4mm,具明显的脉络。种子三棱状,红褐色。全年开花结果。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2000)m以下的水田边或山谷沟边等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主疮疡肿毒;白喉;瘰疬;血吸虫病;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外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肿柄菊叶

    药材名称肿柄菊叶拼音Zhǒnɡ Bǐnɡ Jú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肿柄菊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ithonia diuersifolia (Hemsl.) A.Gray.采收和储藏:春、

  • 龙胆草

    药材名称龙胆草拼音Lónɡ Dǎn Cǎo英文名RADIX GENTIANAE别名龙胆、苦胆草、胆草来源本品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龙胆Gentian

  • 小谷精草

    药材名称小谷精草拼音Xiǎo Gǔ Jīnɡ Cǎo英文名flower of Small pipewort别名戴星草、文星草、流星草、移星草、珍珠草、鱼眼草、天星草、佛顶珠、灌耳草、翳子草、满天星、羊

  • 板蓝根

    《中国药典》:板蓝根药材名称板蓝根拼音Bǎn Lán Gēn英文名RADIX ISATIDIS别名大蓝根、大青根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干

  • 秫米

    药材名称秫米拼音Shú Mǐ别名众、秫、糯秫、糯粟、黄糯、黄米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梁或粟的种子之粘者。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etaria italica (L.) Beauv. [Panic

  • 米麦麨

    药材名称米麦麨拼音Mǐ Mài Chǎo别名糗(刘熙《释名》)出处《唐本草》来源为米或麦蒸炒后磨成之粉面。性味①《唐本草》:"甘苦,寒,无毒。"②《本草拾遗》:"

  • 马先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先蒿药材名称马先蒿拼音Mǎ Xiān Hāo别名广布马先蒿来源玄参科马先蒿属植物华马先蒿Pedicularis oederi Vahl var. sinensis (Maxim.

  • 轮叶棘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轮叶棘豆药材名称轮叶棘豆拼音Lún Yè Jí Dòu别名打夏来源豆科棘豆属植物轮叶棘豆Oxytropis chiliophylla Roy

  • 野粟

    药材名称野粟拼音Yě Sù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莠狗尾草的谷粒。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tariadeniculata(Lam.)Beauv.采收和储藏:谷粒成熟时采收,晒干。原形态莠狗尾草,多年

  • 水泽兰

    《中药大辞典》:水泽兰药材名称水泽兰拼音Shuǐ Zé Lán别名扯根菜(《救荒本草》),水滓蓝(《天宝本草》),水杨柳(《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