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苋实

苋实

《中药大辞典》:苋实

药材名称苋实

拼音Xiàn Shí

别名苋子(《饮膳正要》),苋菜子(《得配本草》)。

出处《本经》

来源为苋科植物种子。9~11月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苋"条。

性味甘,寒。

①《本经》:"味甘,寒。"

②《别录》:"大寒,无毒。"

③《千金·食治》:"味甘,寒,涩,无毒。"

归经玉楸药解》:"入手阳明大肠、足太阳膀胱、足厥阴肝经。"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通利二便。治青盲翳障,目雾不明,乳糜血尿,二便不利。

①《本经》:"主青盲,明目,除邪,利大小便,去寒热。"

②《别录》:"主白翳,杀蛔虫。"

③《日华子本草》:"益精。"

④《本草图经》:"主翳目黑花,肝风客热等。"

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伤风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研末。

复方①治眼雾不明及白翳:苋菜子、青葙子、蝉花,炖猪肝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红崩:苋菜子、红鸡冠花、红绫子,炖肉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大小便难:苋实末半两。分二服,以新汲水调下。(《圣惠方》)

④治乳糜血尿:红苋菜种子炒至炸花,研成细末。每服三钱,糖水送服,每日三次。服几次后,如小便仍混浊不清,可用委陵菜一两,水煎服。(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苋实

药材名称苋实

拼音Xiàn Shí

别名莫实、苋子、苋菜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陶弘景:苋实当是白苋,所以云细苋亦同,叶如蓝也。细苋即是糠苋,食之乃胜,而并冷利。被霜乃熟,故云十一月采。药方用苋实甚稀。

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苋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aranthus tricolor L.[Amaranthus man-gostanus L.; A. gangeticus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地上部分,晒后搓揉脱下种子,扬净,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粗壮,绿色或红色,分枝较少,高80-150cm。叶互生;叶辆长3-10cm,绿色或红色;叶片卵形、菱状卵形或披针形,长4-12cm,宽3-7cm,绿色或常成红色、紫色或黄色,或部分绿色加杂其他颜色,钝头或微凹,基部广楔形,全缘或波状,无毛。花簇腋生,球形,花序在下部者呈球形,上都呈稍断续的穗状花序,花黄绿色,单性,雌雄同株;苞片及小苞片卵状披针形,先端芒状,长约4mm,膜质,透明;等片3,披针形,膜质,先端芒状;雄蕊3;雌蕊1,柱头3裂。胞果卵状长圆形,长于果实,熟时环状开裂,上半部成盖状脱落,包干宿存花被片内。种子黑褐色,近于扁圆形,两面凸,平滑有光泽,边缘钝。花期5-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有时逸为半野生。

性状性状鉴别 种子近圆形或倒卵形,黑褐色,平滑,有光泽。气微,味淡。

性味甘;性寒

归经肝;大肠;膀脱经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通利二便。主青盲翳障;视物昏暗;白浊血尿;二便不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研末。

各家论述1.《神农本草经》:主青盲,明目,除邪,利大小便,去寒热。

2.《名医别录》:主白翳,杀蛔虫。

3.《日华子本草》:益精。

4.《本草图经》:主翳目黑花,肝风客热等。

5.《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伤风咳嗽。

6.《本草纲目》:苋实与青葙子同类异种,故其治目之功,亦相仿佛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刺竹茹

    药材名称刺竹茹拼音Cì Zhú Rú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车简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mbusa sinospinosa Mc Clur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砍

  • 合树菌

    药材名称合树菌拼音Hé Shù Jūn别名薄皮纤孔菌、桂花菌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稀针孔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onotus cuticularis(Bull.ex Fr.)Kars

  • 酥油

    药材名称酥油拼音Sū Yóu别名奶油、牦牛油来源偶蹄目牛科牦牛Poephagus grunniens (L.)[Bos grunniens L.],以乳中炼出的脂肪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西藏。

  • 桃南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桃南瓜药材名称桃南瓜拼音Táo Nán Guā别名金瓜、红南瓜、看瓜、吊瓜来源葫芦科南瓜属植物桃南瓜Cucurbita pepo L. var. akoda M

  • 马银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银花药材名称马银花来源杜鹃花科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 Pl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华东。功能主治有毒。清热利湿。湿热带下:根1钱,水、酒、猪肉各适量同

  • 天生草

    《中药大辞典》:天生草药材名称天生草拼音Tiān Shēnɡ Cǎo别名山韭菜、漏芦、蛇咬药(《云南中草药》),白千针万线草、大兰花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小鹭鸶

  • 猪毛草

    药材名称猪毛草拼音Zhū Máo Cǎo别名善鸡尾草、小凤尾草(《贵州民间药物》)。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狭叶凤尾蕨的根或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状

  • 光肺筋草

    药材名称光肺筋草别名无毛粉条儿菜来源百合科光肺筋草Aletris glabra Bureau et Franch.,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福建、台湾、湖北。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润肺

  • 宜昌荚蒾叶

    药材名称宜昌荚蒾叶拼音Yí Chānɡ Jiá Mí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宜昌荚蒾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erosum Thunb.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原

  • 地棠花

    药材名称地棠花拼音Dì Tánɡ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绣线梅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illia thyrsiflora D.Don采收和储藏:7-8月花开时采摘,晒干。原形态绣线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