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药王茶

药王茶

药材名称药王茶

拼音Yào Wánɡ Chá

别名腊梅、棍儿茶、扁麻、金露梅,木本委陵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金老梅。夏季采叶,洗净,晒干。6~7月采花,阴干。

原形态小灌木,高20~100厘米。树皮褐色或灰褐色,片状剥落;分枝多,嫩枝褐色,被丝状毛。单数羽状复叶,小叶大,通常3~7片,长圆形,稀为长圆状倒卵形或披针形,长1~2.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有丝状毛,上面有疏生或较密的伏生毛,下面无毛或近无毛,有时侧脉上有绢毛;托叶膜质,卵状或卵状披针形。花单生于叶腋或顶生成伞房花序,花托有疏长毛或丝状长柔毛;萼片、副萼片各5,萼片卵形,副萼片线状披针形;花瓣5,圆形,黄色。瘦果有毛。形态变化很大。花期6~7月。果期8~9月。

本植物的花(金老梅花)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草原、林边、湖边、沙窝。分布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地。

化学成分含三萜2%和熊果酸0.7%。

性味《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甘,平。"

功能主治《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消暑热,益脑清心,调经,健胃。治暑热眩晕,两目不清,胃气不和,滞食,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绵萆薢

    《中国药典》:绵萆薢药材名称绵萆薢拼音Mián Bì Xiè英文名RHIZOMA DIOSCOREAE SEPTEMLOBAE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绵萆薢Dioscorea

  • 骨碎补毛

    药材名称骨碎补毛拼音Gǔ Suì Bǔ Máo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或中华槲蕨根茎上的鳞片。功能主治治外伤出血及火伤。复方①治外伤出血:骨碎补根皮上的线形鳞片毛

  • 柿皮

    《中药大辞典》:柿皮药材名称柿皮拼音Shì Pí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外果皮。功能主治贴疔疮、无名肿毒。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柿皮药材名称柿皮拼音Shì Pí

  • 水田碎米荠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田碎米荠药材名称水田碎米荠拼音Shuǐ Tián Suì Mǐ Qí别名阿英久[苗语]来源十字花科水田碎米荠Cardamine lyrata Bun

  • 大皮消

    药材名称大皮消别名踏皮树、毡帽老、牛尾巴树来源木犀科大皮消Franxinus pistacifolia Feng, mss.,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健胃消食,行气理血。主治食

  • 泡桐根

    药材名称泡桐根拼音Pào Tó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泡酮工毛泡酮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ulownia fortunei (Seem.) Hemsl.P.tomentosa

  • 龙骨风

    药材名称龙骨风拼音Lónɡ Gǔ Fēnɡ别名飞天蠄蟧、大贯众来源药材基源:为桫椤科植物桫椤的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sophila spinulosa(Wall.ex Hook.)Tryon[C

  • 地菍果

    药材名称地菍果拼音Dì Rěn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采收和储藏:7-9月果实成熟时分批采摘采收,晒干

  • 胶质鼠尾草

    药材名称胶质鼠尾草拼音Jiāo Zhì Shǔ Wěi Cǎo英文名Glutinous Sage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胶质鼠尾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uia g

  • 麻妹条叶

    《中药大辞典》:麻妹条叶药材名称麻妹条叶拼音Má Mèi Tiáo Yè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卫矛科植物粉背南蛇藤的叶。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止血生肌,治刀伤。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