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菱蒂

菱蒂

《中药大辞典》:菱蒂

药材名称菱蒂

拼音Línɡ Dì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菱科植物或其同属植物的果柄

功能主治①《纲目拾遗》:"治疣子(俗名饭僖),用鲜水菱蒂搽一、二次即自落。"

②《本草推陈》:"治胃溃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1.5两。外用:擦拭或捣汁搽。

临床应用治疗皮肤疣:取鲜菱蒂在患部不断擦拭,每次约2分钟,每天6~8次。治疗青年扁平疣56例,全部治愈;寻常疣18例,17例治愈,1例无效;尖锐湿疣3例,2例治愈,1例无效;传染性软疣5例,4例治愈(中有1例复发),1例无效。有效病例一般在15天左右皮损完全脱落。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菱蒂

药材名称菱蒂

拼音Línɡ Dì

英文名calyx of Singharanut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柄。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pa bispinosa Roxb.

采收和储藏:采果时取其果柄,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水生草本。根二型,除吸收根外,尚有同化根;同化根含叶绿素,生自茎节,羽状细裂。茎细长,因水之深浅不同而长短不等。叶集生茎顶,成莲座状,菱状三角形,长2.5-4cm,宽2-4.5cm,边缘上半部有粗锯齿,近基部全缘,绿色,上面无毛,下面幼时有细毛,后渐落,沿脉有毛;叶柄长2.5-5cm,有毛或无毛,近顶处有胖大海绵状的气室。花两性,单生叶腋;萼管短,有毛,裂片4;花瓣4;雄蕊4;子房半下位,2室,每室胚珠1,花柱钻状,柱头头状,花盘鸡冠状。果实为梢扁的倒三角形,两端有刺,两刺间距离3-4cm,腹背的萼裂片脱落。种子一颗。花期6-7月。果期9-10月。

性味味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解毒散溃疡。主胃溃疡;疣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30-45g。外用:适量,鲜品擦拭或捣汁涂。

各家论述1.《纲目拾遗》:治疣子,用鲜水菱蒂搽一、二次即自落。

2.《本草推陈》:治胃溃疡。

临床应用治疗皮肤疣。取鲜菱蒂在患部不断擦拭,每次约2分钟,每天6-8次。治疗青年扁平疣56例,全部治愈;寻常疣18例,17例治愈,1例无效;尖锐湿疣3例,2例治愈,1例无效;传染性软疣5例,4例治愈(中有 1例复发),1例无效。 有效病例一般在15天左右皮损完全脱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西番莲

    《中药大辞典》:西番莲药材名称西番莲拼音Xī Fān Lián别名玉蕊花((花镜》),西洋鞠、转心莲(《植物名实图考》),转枝莲(《四川中药志》)。出处《植物名实图》来源为西番莲科植物西番莲

  • 棱子芹根

    药材名称棱子芹根拼音Lénɡ Zǐ Qín Gēn英文名Pleurospermum camtschati-cum Haffm.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棱子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eurosp

  • 齿缘钻地风

    药材名称齿缘钻地风拼音Chǐ Yuán Zuàn Dì Fēnɡ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齿缘钻地风的根。全年可采,晒干。原形态落叶灌木,高4米以上。叶对

  • 水藁本

    药材名称水藁本拼音Shuǐ Gǎo Běn别名黄藁本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尖叶藁本的根和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sticum acuminatum Franch.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

  • 红毛菍

    药材名称红毛菍拼音Hónɡ Máo Rěn别名豺狗舌、红爆牙狼、赤芳郎、大叶母猪菍、红蕊母猪菍来源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毛菍Melastoma sanguineum Sims,以根、

  • 芦竹根

    《中药大辞典》:芦竹根药材名称芦竹根拼音Lú Zhú Gēn别名芦荻头(《岭南采药录》),楼梯杆(《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竹的根茎。夏季拔起全株,砍取

  • 铅霜

    《中药大辞典》:铅霜药材名称铅霜拼音Qiān Shuānɡ别名铅白霜(《本草图经》)。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用铅加工制成的醋酸铅。制法将醋酸置磁皿中,投入氧化铅,搅匀,加微温溶解后,乘温过滤,放冷,

  • 尖耳贯众

    药材名称尖耳贯众拼音Jiān ěr Guàn Zhònɡ别名贯众、大叶兰芝、大叶鲁基(《江西草药》),牛尾贯众(《贵州草药》)。出处《江西草药》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尖耳贯众的根茎。全

  • 香蕈

    药材名称香蕈拼音Xiānɡ Xùn别名香信(《本草求原》),香菇(《随息居饮食谱》)。出处《日用本草》来源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春、秋、冬季均可收采,采得后除去泥砂杂质,晒干或焙干。原形

  • 大叶山桂

    药材名称大叶山桂拼音Dà Yè Shān Guì别名大山桂、三条筋、胶桂、鸭母桂、土肉桂来源为樟科樟属植物钝叶桂Cinnamomum obtusifolium (roxb.) Nees,以树皮入药。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