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蚕豆叶

蚕豆叶

《中药大辞典》:蚕豆叶

药材名称蚕豆叶

拼音Cán Dòu Yè

出处《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

化学成分叶含山柰酚-3-葡萄糖甙-7-鼠李糖甙、D-甘油酸、5-甲酰四氢叶酸、叶绿醌、游离氨基酸,其中以天门冬氨酸较多,并含丰富的多巴。

药理作用甘油酸有利尿作用。参见"蚕豆荚壳"条。

性味《纲目》:"苦微甘,温。"

功能主治治肺结核咯血,消化道出血,外伤出血,臁疮。

①汪颖《食物本草》:"酒醉不醒,蚕豆苗油盐炒熟,煮汤灌之。"

②《现代实用中药》:"为止血剂,治一切出血。"

③《四川中药志》:"治风丹。"

用法用量内服:捣汁。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复方治臁疮臭烂,多年不愈:蚕豆叶一把,捶烂敷患处。(《贵阳市秘方验方》)

临床应用用于止血:取鲜蚕豆叶捣烂挤汁,每服20毫升,每日2次。煎服效果略差。治疗肺结核咯血20余例,能迅速止血;对消化道出血也有效。此外,蚕豆叶粉与檵木粉混合外用,也有止血消炎效果,可应用于外伤小出血。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蚕豆叶

药材名称蚕豆叶

拼音Cán Dòu Yè

英文名leaf of Broadbean

出处出自《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蚕豆Vicia faba L.的叶或嫩苗。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cia faba 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蚕豆越年或一年生草本,高30-180cm。茎直立,不分枝,无毛。偶数羽状复叶;托叶大,半箭头状,边缘白色膜质,具疏锯齿,无毛,叶轴顶端具退化卷须;小叶2-6枚,叶片椭圆形或广椭圆形至长形,长4-8cm,宽2.5-4cm,先端圆形或钝,具细尖,基部楔形,全缘。总状花序腋生或单生,总花梗极短;萼钟状,膜质,长约1.3cm,5裂,裂片披针形,上面2裂片稍短;花冠蝶形,白色,具红紫色斑纹,旗瓣倒卵形,先端钝,向基部渐狭,翼瓣椭圆形,先端圆,基部作耳状三角形,一侧有爪,龙骨瓣三角状半圆形,有爪;雄蕊10,二体;子房无柄,无毛,花枝先端背部有一丛白色髯毛。荚果长圆形,肥厚,长5-10cm,宽约2cm。种子2-4颗,椭圆形,略扁平。花期3-4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广为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羽状复叶,有小叶2-6片;叶轴顶端有狭线形卷须;叶柄基部两则有大而明显的半箭头状托叶。小叶多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椭圆形或广椭圆形,长4-8cm,宽2.5-4cm,先端圆钝,具细尖,基部楔形。质脆易碎。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鲜叶含山柰酚3-葡萄糖-7-鼠李糖甙(kaempferol-3-glucoside-7-rhamnoside),D-甘油酸(D-glyceric acid),天冬酰胺(asparagine),多巴(dopa),蛋白质和叶绿醌(plastoquinone)。

药理作用甘油酸有利尿作用。参见蚕豆荚壳条。

性味味苦;微甘;性温

归经肺;心;脾经

功能主治止血;解毒。主咯血;吐血;外伤出血;臁疮

用法用量内服:捣汁,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复方治臁疮臭烂,多年不愈:蚕豆叶一把,捶烂敷患处。(《贵阳市秘方验方》)

各家论述1. 汪颖《食物本草》:酒醉不醒,蚕豆苗油盐炒熟,煮汤灌之。

2.《现代实用中药》:为止血剂,治一切出血。

3.《四川中药志》:治风丹。

临床应用用于止血。取鲜蚕豆叶捣烂挤汁,每服20ml,每日2次。煎服效果略差。治疗肺结核咯血20余例,迅速止血;对消化道出血也有效。此外,蚕豆叶粉与檵木粉混合外用, 也有止血消炎效果,可应用于外伤小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一扫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扫光药材名称一扫光拼音Yì Sǎo Guānɡ来源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双花千里光Seneeio dianthus Franch.,以全草入药。秋季采集全草,切段晒干。性味苦

  • 滇藁本

    药材名称滇藁本拼音Diān Gǎo Běn别名黑藁本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丽江藁本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sticum delauayi Franch.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

  • 栀子花

    《中药大辞典》:栀子花药材名称栀子花拼音Zhī Zi Huā别名山栀花(《纲目》),野桂花、白蟾花、雀舌花(《滇南本草》整理本)。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稷米

    药材名称稷米拼音Jì Mǐ别名粢米、穄米(《补缺肘后方》),糜子米(《饮膳正要》)。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种子之不粘者。5~6月采收,碾去壳用。性味甘,平。①《别录》:"

  • 野猪外肾

    《中药大辞典》:野猪外肾药材名称野猪外肾拼音Yě Zhū Wài Shèn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的睾丸。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野猪肉"条。功能主治外肾

  • 屈头鸡根

    药材名称屈头鸡根拼音Qū Tóu Jī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菜科植物保亭槌果藤Capporis versicolor Griff.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pperis versicolor

  • 水杨梅根

    《中药大辞典》:水杨梅根药材名称水杨梅根拼音Shuǐ Yánɡ Méi Gēn别名头晕药根(《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日本水杨梅的根茎及根。夏、秋采挖多年

  • 鹿胆

    《中药大辞典》:鹿胆药材名称鹿胆拼音Lù Dǎn出处《纲目》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肝管末端的膨大部分。性味《纲目》:"苦,寒,无毒。"功能主治《纲目》:"消

  • 西藏凹乳芹根

    药材名称西藏凹乳芹根拼音Xī Zànɡ āo Rǔ Qín Gēn别名独脚当归、野当归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西藏凹乳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catia thibetica de Boiss

  • 甘露子

    药材名称甘露子拼音Gān Lù Zǐ别名宝塔菜、地蚕、草石蚕、土人参、地牯牛草来源唇形科水苏属植物甘露子Stachys sieboldi Miq.,以全草或块茎入药。夏秋采全草,秋季采挖块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