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蛎菜

蛎菜

药材名称蛎菜

拼音Lì Cài

英文名kelp;tangle

别名海青菜、岩头青、蛎皮菜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莼科植物蛎菜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lva conglobata Kjellm.

原形态藻体亮绿色,丛生,高2-4cm,自藻体边缘向基部深裂成许多裂片,相互重叠,似重瓣花朵,边缘略卷曲。体上部膜质,厚30-50μm;基部厚100-125μm,软骨质,稍硬。细胞长方形,下部随着藻体增厚,细胞呈棱柱形,长为宽的1.5-2倍。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在中潮带以上,带有沙土的岩石上或石沼边缘。

资源分布: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南海沿岸较多。

性状性状鉴别 藻体干缩成团块状。水浸展平后,叶状体绿色,长2-4cm,密集丛生,略扩展。叶状体深裂,裂成多数裂片或分枝,各裂片相互重叠,边缘扭曲。叶状体上部膜质,厚30-50μm,下部厚100-125μm,基部较硬,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藻体含硫酸多糖(sulfated polysaccharide),甲基二-α-L-鼠李糖甙(methyl di-α-L-rhamnoside)。

性味咸;寒

归经肾;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主中暑;甲状腺肿;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水作为清凉饮料。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藻:味咸、性寒,有清热、解毒、利水的功能。用于中暑、甲状腺肿。广东用以泡茶作清凉饮料。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栎

    药材名称白栎拼音Bái Lì别名栗子树、白紫蒲树来源壳斗科白栎Quercus fabri Hance,以果实的虫瘿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及华南各省。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积,大人疝气,急

  • 野罂粟

    《中药大辞典》:野罂粟药材名称野罂粟拼音Yě Yīnɡ Sù别名山大烟、山罂粟、毛罂粟、野大烟(《吉林中草药》),山米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宁夏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罂粟科植物野罂

  • 小狗脊

    药材名称小狗脊拼音Xiǎo Gǒu Jǐ别名冷蕨萁、复叶耳蕨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美观复叶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chniodes speciosa(Don)Ching[Aspid

  • 紫背菜

    药材名称紫背菜别名红番苋、红毛番、红背菜、红菜、叶下红、红玉菜、血皮菜、血匹菜、当归菜、观音菜、木耳菜来源菊科土三七属植物紫背菜Gynura bicolor (Roxb.) DC.,以全草或茎、叶入药

  • 复叶葡萄叶

    药材名称复叶葡萄叶拼音Fù Yè Pú Tɑo Yè别名止血灵;甜茶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复叶葡萄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piasezkii Maxim.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

  • 猪脾

    《中药大辞典》:猪脾药材名称猪脾拼音Zhū Pí别名联贴(《纲目》),草鞋底(《随意居饮食谱》)。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脾。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①

  • 茼蒿

    《中药大辞典》:茼蒿药材名称茼蒿拼音Tónɡ Hāo别名同蒿(《嘉佑本草》),蓬蒿(《饮膳正要》),同蒿菜(《滇南本草》),蓬蒿菜(《本草从新》),蒿菜(《得配本草》),菊花菜(《植物名实图

  • 三七花

    《中药大辞典》:三七花药材名称三七花拼音Sān Qī Huā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三七的花。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清热,平肝,降压。治高血压,头昏,目眩,耳鸣,急性咽喉炎。用法用量内服

  • 铁丝灵仙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丝灵仙药材名称铁丝灵仙别名铁丝根、铁脚威灵仙、铁杆威灵仙、铁灵仙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黑刺菝葜Smilax scobinicaulis C. H. Wright或粘鱼须S sieb

  • 白三七根

    药材名称白三七根拼音Bái Sān Qī Gēn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景天科植物碗豆七的根。性味味苦涩,性凉。功能主治理气,收涩,消肿。治痢疾,腹泻,喉炎,劳伤,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用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