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豆麻

豆麻

药材名称豆麻

拼音Dòu Má

别名麻风草、广西艾麻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葡萄叶艾麻带根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portea violacea Gagnep.[L.vitifolia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洗净,晒干。

原形态灌木或半灌木,高1-2m。茎上部与小枝生刺毛,刺毛粗硬,长3-4mm,具长的毛枕。叶互生;叶柄长4-8cm,被硬刺毛;托叶三角状卵形,先端2浅裂;叶片宽卵形或近心形,长5-12cm,宽4-10cm,先端渐尖,基部常截形,边缘具牙齿,上面暗绿色,被贴生的大小刺毛,下面常带紫色,疏生大小刺毛,钟乳体细点状,两面密布;基出脉3条,其侧生1对弧曲,侧脉3对。花序雌雄同株;狭圆锥状,分枝短,雄的生在下部叶腋,具短梗,长达8cm,雌的生近顶部叶腋,长达20m,花序梗长7-10cm,序轴被大小刺毛。雄花近无梗;花被片4(-5),合生至中部,疏生细刺毛;雄蕊(4-)5;退化雌蕊倒梨形。雌花具梗,花被片4,不等大;子房具短的雌蕊柄,柱头丝形。瘦果倒卵形,歪斜,稍扁,两面有疣状突起,下部收缩成柄,着生于短的雌蕊柄上;花梗在果时膨大成倒圆卵形的膜质翅。花期6-8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100m的山坡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西南部。

性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和胃化浊。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本;胸闷脘痞;腹痛吐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林檎根

    《中药大辞典》:林檎根药材名称林檎根拼音Lín Qín Gēn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林檎的根。功能主治《食疗本草》:"治白虫,蛔虫,消渴,好睡。"用法

  • 乌贼鱼肉

    《中药大辞典》:乌贼鱼肉药材名称乌贼鱼肉拼音Wū Zéi Yú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的肉。原形态动物形态详"海螵蛸"条。

  • 朱唇

    《全国中草药汇编》:朱唇药材名称朱唇拼音Zhū Chún别名小红花来源唇形科朱唇Salvia coccina Fuss. ex Me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江西、广西、福建、云南有栽培。

  • 睡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睡菜药材名称睡菜拼音Shuì Cài别名水胡豆来源龙胆科睡菜属植物睡菜Menyanthes trifoliata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 岩豆根

    药材名称岩豆根拼音Yán Dòu Gēn别名岩豆藤根(《四川中药志》),鸡血藤根(《福建中草药》)。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豆科植物香花岩豆藤的根。10~11月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猪胰

    《中药大辞典》:猪胰药材名称猪胰拼音Zhū Yí出处《药对》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胰腺。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①《本草图经》:"寒。"②《纲目》

  • 山麻黄

    《中药大辞典》:山麻黄药材名称山麻黄拼音Shān Má Huánɡ别名臭草(《植物名实图考》),裸芸香(《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蛇皮草(《植物分类学报》6(1):140,195

  • 杨树花

    药材名称杨树花拼音Yánɡ Shù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毛白杨、加拿大杨或同属数种植物的雄花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opulus tomentosa Carr.2.Populus c

  • 爬山猴

    《中药大辞典》:爬山猴药材名称爬山猴拼音Pá Shān Hóu别名红孩儿、爬地龙、爬岩龙(《贵州民间方药集》),岩蜈蚣、野海棠(《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秋海棠

  • 野菊

    《中药大辞典》:野菊药材名称野菊拼音Yě Jú别名苦薏(陶弘景),野山菊(《植物名实图考》),路边菊(《岭南采药录》),黄菊仔(《中国药植志》),野黄菊(《江苏植药志》),鬼仔菊(《广西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