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过塘蛇

过塘蛇

《中药大辞典》:过塘蛇

药材名称过塘蛇

拼音Guò Tánɡ Shé

别名水盖菜、崩草(《生草药性备要》),水瓮菜(《本草求原》),水龙(《柳冈杂记》),过江龙(《天宝本草》),水芥菜(《岭南采药录》),水菜岳(《福建民间草药》),狗肠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过江藤(《四川中药志》),枇杷菜、鱼鳔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假蕹菜(《广西中草药》),水浮藤(《福建中草药》)。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柳叶菜科植物水龙全草。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浮水或匍匐状草本,无毛,其浮水茎的每一节上常有圆柱状的白色囊状浮器,具多数丝状根。叶互生,倒卵形至长圆状倒卵形,长1.5~5厘米,宽0.5~2.5厘米,先端圆或钝,基部渐狭;叶柄长0.3~1厘米。花单生于叶腋,具长柄;萼裂片5,披针形,长约7毫米,外面被疏长柔毛;花瓣5,白色,基部淡黄,倒卵形,长约12毫米;雄蕊10;子房下位,5室,柱头头状,5浅裂。蒴果线状圆柱形,长2~3厘米,径约3毫米,无毛或有毛;果柄长2.5~3.5厘米。种子多数,矩形,平滑。花期夏、秋。

生境分部生于水田、水池中或沟渠中。分布我国西南部、南部至东部。产广东、广西、四川、福建等地。

性状干燥全草,茎甚长,粗3~5毫米,红棕色,有纵直条纹,质较柔韧。节下着生多数毛发状须根,黑色,白色囊状浮器已扁瘪不明显,或脱落。叶皱缩,倒卵形至长圆状卵形。花果多脱落而少见。

化学成分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糖类。

性味①《生草药性备要》:"味淡,性寒。"

②《福建民间草药》:"甘,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治燥热咳嗽,酒疸,淋病,麻疹,丹毒,痈肿疔疮。

①《生草药性备要》:"理酒病,敷背痈,治蛇伤,颠狗咬伤,利小便,捣汁饮。"

②《天宝本草》:"利湿热,行水道,治筋骨疼痛。"

③《福建民间草药》:"利尿解热。理酒疸,治蛇伤。"

④《陆川本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治天泡疮,血瘙。"

⑤《四川中药志》:"治各种疮毒及淋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煅灰调敷。

复方①治酒疸:鲜过塘蛇一握。捣烂绞自然汁,和冬蜜等量调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淋浊:鲜过塘蛇一两,冰糖半两。酌加水煎,饭前服,日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水肿:过塘蛇、水茴香水皂角甘草茯苓。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④治蛇伤、疯狗咬伤:鲜过塘蛇一至二握。洗净捣烂,绞自然汁内服,渣敷伤处。(《福建民间草药》)

⑤治感冒发热,燥热咳嗽:过塘蛇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⑥治痈疮,跌打:鲜过塘蛇捣烂敷。(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⑦治小儿脓疱疮:过塘蛇煎水洗,另用鲜草捣烂敷。

⑧治乳痈:过塘蛇捣烂敷。

⑨治风火牙痛:过塘蛇二两,水煎服。(⑦方以下出《广西中草药》)

⑩治实热口渴便秘:鲜过塘蛇捣汁二至四两,调冬蜜炖温服。

⑾治麻疹透后高热不退:鲜过塘蛇一至二两,捣汁,水炖服。

⑿治带状疱疹:鲜过塘蛇捣汁,调糯米粉,涂患处。(⑩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过塘蛇

药材名称过塘蛇

拼音Guò Tánɡ Shé

英文名Herb of Creeping Waterprimrose

别名水盖菜、崩草、草里银钗、白玉钗草、玉钗草、水瓮菜、过江龙、水芥菜、水菜岳、狗肠草、过江藤枇杷菜、鱼鳔草、水浮藤、过沟龙、过塘标蚕茧草、水盎菜、假瓮菜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水龙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dewigia adscendens(L.)Hara[Jussiaea adscendens L.;J.repens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水龙,浮水或匍匐状草本,无毛,其浮水茎的每一节上常有圆柱状的白色囊状浮器,具多数丝状根。叶互生,倒卵形至长圆状倒卵形,长1.5-5cm,宽0.5-2.5cm,先端圆或钝,基部渐狭;叶柄长0.3-1cm。花单生于叶腋,具长柄;萼裂片5,披针形,长约7mm,外面被疏长柔毛;花瓣5,白色,基部淡黄,倒卵形,长约12mm;雄蕊10,子房下位,5室,柱头头状,5浅裂。蒴果线状圆柱形,长2-3cm,径约3mm,无毛或有毛;果柄长2.5-3.5cm。种子多数,矩形,平滑。花期5-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500m的水田或浅水池塘中。

资源分布:分布在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1.干燥全草,茎甚长,粗3-5mm,红棕色,有纵直条纹,质较柔韧。

2.节下着生多数毛发状须根,黑色,白色囊状浮器已扁瘪不明显,或脱落。

3.叶皱缩,倒卵形至长圆状卵形。

4.花果多脱落而少见。

化学成分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糖类。

性味味苦;微甘;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解毒。主感冒发热;燥热咳嗽;高热烦渴;淋痛;水肿;咽痛;喉肿;口疮;风火牙痛;疮痈疔肿;烫火伤;跌打伤肿;毒蛇;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烧灰调敷;或煎汤洗。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理酒病,敷背痈,治蛇伤,颠狗咬伤,利小便,捣汁饮。2.《天宝本草》:利湿热,行水道,治筋骨疼痛。

3.《福建民间草药》:利尿解热。理酒疸,治蛇伤。

4.《陆川本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治天泡疮,血瘙。

5.《四川中药志》:治各种疮毒及淋病。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壶卢

    《中药大辞典》:壶卢药材名称壶卢拼音Hú Lú别名匏(《诗经》),匏瓜(《论语》),壶(《鹖冠子》),瓠瓜(《说文》),甜瓠瓤(《唐本草》),腰舟(《鹖冠子》陆佃注),瓠匏(《滇南

  • 青蒿露

    药材名称青蒿露拼音Qīnɡ Hāo Lù出处《中国医学大辞典》来源为菊科植物青蒿的茎、叶,经蒸馏而得的液体。性味苦,寒,无毒。功能主治明日,退热,清暑,辟秽。治劳瘦骨蒸,虚热,虚烦、盗汗,久

  • 广西美登木

    药材名称广西美登木拼音Guǎnɡ Xī Měi Dēnɡ Mù英文名Guangxi Mayten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卫茅科植物广西美登木的根、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y

  • 黑骨走马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骨走马药材名称黑骨走马别名海南粗丝木、黑骨梢来源茶茱萸科黑骨走马Gomphandra hainanensis Mer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清

  • 木兰皮

    药材名称木兰皮拼音Mù Lán Pí别名姜朴(《中药志》)出处《别录》·《本经》原作木兰来源为木兰科植物辛夷的树皮。性味①《本经》:"味苦,寒。&qu

  • 树茭瓜果

    药材名称树茭瓜果拼音Shù Jiāo Guā Guǒ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兰科植物硬叶吊兰的果实。秋季采收,晒干取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树茭瓜"条。性味甘淡,平。

  • 猪胆粉

    药材名称猪胆粉拼音Zhū Dǎn Fěn来源本品为猪科动物猪Sus scrofa dommestica Brisson.胆汁的干燥品。性状本品为黄色、灰黄色粉末。气微腥,味苦,易吸潮。鉴别照薄层色谱法

  • 白苏

    药材名称白苏拼音Bái Sū别名野苏麻、白苏子、玉苏子、苏梗来源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白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以叶、嫩枝、主茎(苏梗)和果实(白苏子或玉

  • 铜锣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铜锣七药材名称铜锣七别名乌龟七来源防己科铜锣七Stephanin herbacea Gagnep.,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功能主治主治劳伤。用法用量3~5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

  • 山豆根

    《中国药典》:山豆根药材名称山豆根拼音Shān Dòu Gēn英文名RADIX SOPHORAE TONKINENSIS别名广豆根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