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通脉丹

通脉丹

药材名称通脉丹

拼音Tōnɡ Mài Dān

英文名root of Woolly Tylophora

别名三白根、大白前老虎须、三门根

出处始载于《广东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通脉丹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ylophora mollissima wigh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晒干。

原形态柔弱缠绕藤本。茎、叶柄、叶两面、花序梗及花梗均被黄锈色长软毛。叶对生;叶柄长0.5-1cm;叶片卵圆状长圆形,长2.5-5.5cm,宽1.5-3cm,先端急尖,具短尖头,基部近心形,侧脉约4对,不明显。聚伞花序腋生,着花数朵;花序梗与叶等长或较短;花浅绿色;花萼5,外面被柔毛,内面基部有5个腺体;花冠辐状,裂片长圆形,外面无毛,内面有微毛;副花冠裂片卵圆形,贴生于合蕊冠上;花粉块每室1个,圆球状,平展;花先端有圆形薄膜;心皮离生,无毛;柱头五角状,先端凸起。蓇葖果双生,成160°叉开,披针状,长约4.5cm,先端具长尾尖,末端弯无毛。种子长圆形,有边缘,先端具长约2cm的白煞费苦心绢质种毛。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m以下的山地疏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等地。

化学成分全株含咖啡碱(caffeine),异娃儿藤碱(ty-lophorine)和娃儿藤宁碱(tylophorinine)[1]。

性味味辛、苦,性凉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肺热;止咳嗽。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哮喘

用法用量内服:5-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和根:化痰止咳。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云实蛀虫

    《中药大辞典》:云实蛀虫药材名称云实蛀虫拼音Yún Shí Zhù Chónɡ别名黄牛刺虫(《浙扛中医》),黄寮刺虫、天牛幼虫(《浙江天目山药植志》),云实蠹虫

  • 大叶藻

    药材名称大叶藻拼音Dà Yè Zǎo别名海带、海马蔺、海草、海带草出处1.本品首载于《本草拾遗》,云:“大叶藻生深海中及新罗,叶如水藻而大。”按所述即为眼子菜科大叶藻属植物大叶藻 Zostera ma

  • 五叶泡

    《中药大辞典》:五叶泡药材名称五叶泡拼音Wǔ Yè Pào别名小猛虎、鸡足刺(《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华南千种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越南悬钩子的根或叶。根全年可采,洗净晒

  • 草胡椒

    药材名称草胡椒拼音Cǎo Hú Jiāo英文名all-grass of Shiny Peperomi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学杂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草胡椒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pe

  • 水毛花根

    药材名称水毛花根拼音Shuǐ Máo Huā Gēn别名蒲草根、席草根、茫草、千子草来源莎草科水毛花根Scirpus triangulatus Roxb.,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除新疆外,

  • 蛏肉

    《中药大辞典》:蛏肉药材名称蛏肉拼音Chēnɡ Ròu别名蛏肠(《纲目》)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竹蛏科动物缢蛏的肉。全年可以捕捉;捕得后,剥去外壳,洗净,鲜用或晒制为蛏干。原形态贝壳2片,薄

  • 三棱

    《中国药典》:三棱药材名称三棱拼音Sān Lénɡ来源本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 Buch.-Ham.的干燥块茎。冬季至次年春采挖,洗净,削去外皮,晒干。性

  • 松油

    《中药大辞典》:松油药材名称松油拼音Sōnɡ Yóu别名松脂(《唐本草》),沥油(《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松科植物油松或其同属植物树材中的松脂。制法《纲目拾遗》:"取

  • 玉龙鞭

    《全国中草药汇编》:玉龙鞭药材名称玉龙鞭拼音Yù Lónɡ Biān别名大种马鞭草、大兰草、倒扣藤、牛鞭草、狮鞭草、万能草、玉郎鞭、铁索草、假马鞭、倒困蛇来源马鞭草科假败酱Stac

  • 榄李树汁

    药材名称榄李树汁拼音Lǎn Lǐ Shù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榄李的树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mnitzera racemosa Willd采收和储藏:割树干,取其流出之液汁。原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