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酸模叶

酸模叶

《中药大辞典》:酸模叶

药材名称酸模叶

拼音Suān Mó Yè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蓼科植物酸模叶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酸模"条。

化学成分叶含牡荆素、金丝桃甙、蝴蝶梅黄素及维生素C_63毫克%,鞣质17.3~36.7%。茎叶含草酸钙、酒石酸。新鲜植物含草酸0.82%,碳酸钾63%,维生素C_86~108毫克%。

性味《本草拾遗》:"酸。"

功能主治《贵州民间方药集》:"外用消伤肿、疮毒,治疥癣。"

复方①治皮肤湿疹及汤火仿:酸模全草、椿根白皮各二两,桉树叶一两,冻青叶一两。共为细末,油调涂。(《常用中草药配方》)

②治慢性便秘:酸模全草三钱,芒硝四钱,枳壳三钱。水煎服。(《常用中草药配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酸模叶

药材名称酸模叶

拼音Suān Mó Yè

出处出自《本草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酸模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mex acetosa 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m。根为肉质须根,黄色。茎直立,通常不分枝,无毛,或稍有毛,具纵沟纹,中空。单叶互生;叶片卵状长圆形,长5-15cm,宽2-5cm,先端钝或尖,基部箭形或近戟形,全缘,有时略呈波状,上面无毛,下面及叶缘常具乳头状突起;茎上部叶较窄小,披针形,具短柄,或无柄且抱茎;基生叶有长柄;托叶鞘膜质,筒状,破裂。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序顶生,狭圆锥状,分枝稀,花数朵簇生;雄花花被片6,椭圆形,排成2轮,内轮花被片长约3mm,外轮稍狭小;雄蕊6,花丝甚短;雌花的外轮花被片反折向下紧贴花梗,内轮花被片直立,花后增大包被果实,径约5mm,圆形,全缘,各有一不明显的瘤状突起;子房三棱形,柱头3,画笔状,紫红色。瘦果三棱形,黑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路边、山坡及湿地。

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性状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完整叶展平后基生叶有长柄,长可达15cm左右;茎生叶无柄或抱茎;叶片卵状长圆形,长5-15cm,宽2-5cm,先端钝或微尖,基部箭形或近戟形,全缘或微呈波状,叶表面不甚光滑,枯绿色;托叶鞘膜质,斜截形。气微,味苦、酸、涩。

化学成分酸模叶中含大黄酚(chrysophanol),1, 8-二羟基蒽醌(l,8-dihydroxyanthraquione),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1],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杨梅黄酮(myricetin)[2],牡荆素(vitexin)[3],金丝桃甙(hyperoside)[4],堇黄质(violaxanthin)[5],鞣质[6],草酸钙,酒石酸(tartaric acid)[7],氨基酸[8]和维生素(vitamin)C[9]。

性味酸;微苦;性寒

功能主治泄热通秘;利尿;凉血止血;解毒。主便秘;小便不利;内痔出血;疮疡;丹毒;疥癣;湿疹;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涂。

复方①治皮肤湿疹及烫火伤:酸模全草、椿根白皮各二两,桉树叶一两,冻青叶一两。共为细末,油调涂。(《常用中草药配方》)②治慢性便秘:酸模全草三钱,芒硝四钱,枳壳三钱。水煎服。 (《常用中草药配方》)

各家论述《贵州民间方药集》:外用消伤肿、疮毒,治疥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齐墩果

    药材名称齐墩果拼音Qí Dūn Guǒ出处本品入本草始见于《纲目》。李时珍引《西阳杂俎》,曰: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木犀榄的果肉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lea europaea L.采收和储藏:

  • 大肺筋草

    《中药大辞典》:大肺筋草药材名称大肺筋草拼音Dà Fèi Jīn Cǎo别名肺经草、半边钱(《天宝本草》),脐风草(《修订增补天宝本草》),反背红、血经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 木莲果

    《中药大辞典》:木莲果药材名称木莲果拼音Mù Lián Guǒ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木兰科植物木莲的果实。8月果实成热而未开裂前采收,晒干。原形态木莲(《白香山集》),又名

  • 丁香根

    《中药大辞典》:丁香根药材名称丁香根拼音Dīnɡ Xiānɡ Gēn出处《开宝本草》来源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根。性味《纲目》:"辛,热,有毒。"功能主治《开宝本草》:"疗风

  • 金金棒

    《中药大辞典》:金金棒药材名称金金棒拼音Jīn Jīn Bànɡ别名小五爪龙、金棒锤(《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绢毛细蔓委陵菜的块根。秋季挖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

  • 黄花鸢尾

    药材名称黄花鸢尾拼音Huánɡ Huā Yuān Wěi别名开口箭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黄花鸢尾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wilsonii C.H.Wrigh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

  • 秤钩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秤钩风药材名称秤钩风拼音Chènɡ Gōu Fēnɡ别名穿墙风、九层皮、土防己、蛇总管[海南]来源防己科秤钩风属植物苍白秤钩风Diploclisia glaucescen

  • 台湾磨盘草

    药材名称台湾磨盘草拼音Tái Wān Mó Pán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Guinea Abutilon别名台磨盘草、几内亚磨盘草。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

  • 山大黄(华北大黄)

    药材名称山大黄(华北大黄)拼音Shān Dài Huánɡ别名峪黄、河北大黄来源蓼科大黄属植物华北大黄Rheum franzenbachii Munt.,以根入药。春秋采挖根部,除

  • 翠羽草

    药材名称翠羽草拼音Cuì Yǔ Cǎo别名金鸡独立草(《王安卿采药志》),翠翎草、矮脚凤毛(《汪连仕采药书》),孔雀花(《粤志》).神锦花、鹤翎草、凤尾草、开屏风毛(《纲目拾遗》),龙须、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