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酸浆菜

酸浆菜

《中药大辞典》:酸浆菜

药材名称酸浆菜

拼音Suān Jiānɡ Cài

别名山蓼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蓼科植物肾叶山蓼全草。夏、秋间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茎直立。叶常簇生基部,具长柄;叶片肾形,长1.5~3厘米,宽2~4厘米,顶端圆钝,基部宽心形,全缘或微波状;茎上的叶常退化,仅存膜质托叶鞘,有时有1~2小叶。圆锥花序顶生,花梗细长;花小,两性,淡绿色,花被片4,成两轮,结果时内轮花被片稍增大,倒卵形;雄蕊6;花柱2。瘦果扁圆形,边缘有膜质翅,顶端凹陷,翅淡红色。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地区的山坡或山谷。分布吉林、陕西、青海、四川、云南和西藏等地。

性味酸,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治肝气不舒,肝炎,坏血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酸浆菜

药材名称酸浆菜

拼音Suān Jiānɡ Cài

别名鹿蹄叶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山蓼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yia digyna(L.)Hill[Rumex digynusL.;Oxyria reniformis Hook.]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40cm。茎直立。基生叶有长柄;叶片肾形或近圆形,长1.5-3cm,宽2-4cm,先端圆钝,基部宽心形,全缘,无毛;茎上的叶通常退化,仅存膜质托叶鞘,有时有l-2个小叶。花序圆锥状,顶生,长10-20cm;花梗细长,中下部有关节;花两性,2-6朵簇生于一膜质苞内,淡绿色;花被4片,成2轮,果时内轮花被片稍增大,倒卵形,外轮花被片较小;雄蕊6,与花被片近等长;花柱2,柱头画笔头状,弯向两侧。瘦果扁平,边缘有膜质翅,先端凹陷,翅淡红色。花、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高山地区的山坡草地或山谷。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陕西、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酸浆菜地上部分含大量咖啡酸(caffeic acid)及少量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丰富的维生素(vitamin)C及胡萝卜素(carotene),根茎含大量鞣质。

性味味酸;性凉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舒肝。主肝气不舒;肝炎;坏血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苍白过路黄

    药材名称苍白过路黄拼音Shēnɡ Bái Guò Lù Huánɡ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灰叶珍珠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glaucina

  • 鄂西天胡荽

    药材名称鄂西天胡荽拼音è Xī Tiān Hú Suī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鄂西大胡荽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drocotyle wilsonii Diels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

  • 轻粉

    《中国药典》:轻粉药材名称轻粉拼音Qīnɡ Fěn英文名CALOMELAS来源本品为氯化亚汞(Hg2Cl2)。性状本品为白色有光泽的鳞片状或雪花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遇光颜色缓缓变暗。无臭,几乎无味。

  • 乌鸦胆

    《中药大辞典》:乌鸦胆药材名称乌鸦胆拼音Wū Yā Dǎn出处《纲目》来源鸦科动物大嘴乌鸦等的胆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乌鸦"条。功能主治点风眼红烂。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 川黔鸭脚木

    药材名称川黔鸭脚木拼音Chuān Qián Yā Jiǎo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短序鹅掌柴的茎皮和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efflera bodinieri(Levl.)Rehd,[

  • 香豆蔻

    药材名称香豆蔻拼音Xiānɡ Dòu Kòu英文名fruit of Fragrant Amomum别名嘎哥拉、尼泊尔豆蔻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盖子科植物香豆蔻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

  • 戴星草

    药材名称戴星草拼音Dài Xī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戴星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haeranthus africanus 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切段晒干。原形态戴星草

  • 釜脐墨

    药材名称釜脐墨拼音Fǔ Qí Mò别名月下灰(《补缺肘后方》),釜下墨(《千金方》),釜月中墨(《四声本草》),铛墨(《开宝本草》),釜底墨(《本草图经》),锅底墨(《普济方》),

  • 小青藤香

    《中药大辞典》:小青藤香药材名称小青藤香拼音Xiǎo Qīnɡ Ténɡ Xiānɡ别名青藤、滚天龙、青藤细辛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防已科植物轮环藤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缠绕藤本。根粗壮

  • 猫腿姑

    《中药大辞典》:猫腿姑药材名称猫腿姑拼音Māo Tuǐ Gū出处黑龙江来源为菊科植物绒背蓟的块根。春、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块根肥大,呈脚趾状互相重叠,鲜时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