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金丝梅

金丝梅

药材名称金丝梅

拼音Jīn Sī Méi

别名金丝桃、猪拇柳、土连翘芒种花黄花香、山栀子、打破碗花、过路黄、大叶黄、大田边黄、黄木、金香、端午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金丝梅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pericum patulum Thunb.ex Murray[Norysca patula(Thunb.exMurray)J.Voigt]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集,洗净,切碎,晒干。

原形态金丝梅 灌木,高0.3-1.5m。全株无毛。枝条具2或4纵线棱,褐色或红褐色。单叶对生;叶柄短;叶片卵圆形、卵状长圆形或披针状长圆形,长1.5-6cm,宽0.5-3cm,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网脉隐约可见,全面散布透明腺点。花序聚伞状或为单生,具1-15花;萼片宽卵圆形至圆形,先端圆或微凹,通常具小突尖,边缘干膜质,具细齿或缘毛,果时直伸;花瓣黄色或金黄色,宽卵形至长圆状倒卵形或宽倒卵形,脱落;雄蕊5束,每束50-70枚,花药淡黄色;子房卵球形,5室,花柱与子房近等长或略短于子房,自基部分离,近先端向下弯曲。蒴果卵球形。种子圆柱形,黑褐色,一侧具细长膜质的狭翅,表面有不明显的细蜂窝纹。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700m的山坡、草地、林下、灌丛中或空旷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苦;寒

归经肝;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疏肝通络;祛瘀止痛。主湿热淋病;肝炎;感冒;扁桃体炎;疝气偏坠;筋骨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炒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南瓜叶

    《中药大辞典》:南瓜叶药材名称南瓜叶拼音Nán Guā Yè出处《岭南草药志》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叶片,夏、秋采收。化学成分含叶绿素。为天然食用色素。功能主治治痢疾,疳积,创伤。

  • 海芙蓉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芙蓉药材名称海芙蓉别名石苁蓉来源蓝雪科海芙蓉Limonium arbusculum Makino,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钓鱼岛。性味根:淡,温。叶:咸,温。花枝:甘、微咸,平。

  • 石苁蓉

    药材名称石苁蓉拼音Shí Cōnɡ Rónɡ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丹科植物海芙蓉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monium wrightii(Hance)0.Kuntze[Statice wrig

  • 薄荷

    《中国药典》:薄荷药材名称薄荷拼音Bò He英文名HERBA MENTHAE来源本品为唇形科薄荷属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或花

  • 绒白乳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绒白乳菇药材名称绒白乳菇别名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绒白乳菇Lactarius vellereus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于阔叶林内地上。分布于吉林、陕西、安徽

  • 南烛根

    《中药大辞典》:南烛根药材名称南烛根拼音Nán Zhú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的根。功能主治江西《草药手册》:"散瘀,消肿,止痛。"复方①治

  • 兔头骨

    《中药大辞典》:兔头骨药材名称兔头骨拼音Tù Tóu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头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兔肉"条。性味甘酸,平。①《别录》:

  • 石血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血药材名称石血别名九庆藤、铁信、红对叶肾、拉屙肾、对叶肾、络石[浙江误称]来源夹竹桃科石血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 Lem. va

  • 都拉鸢尾

    药材名称都拉鸢尾别名都拉、扁竹兰来源鸢尾科都拉鸢尾Iris confusa Sealy.,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并解乌头、蕈类、食物中毒。

  • 顺地红

    药材名称顺地红拼音Shùn Dì Hónɡ别名猪蹄甲子(陕西)。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川鄂爬山虎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thenocissus henryana(Hemsl.)Di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