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金丝藤

金丝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丝藤

药材名称金丝藤

别名素馨花、香花藤

来源木犀科金丝藤Jasminum cinnamomifolium Kobuski var. axillare Kobuski,以根、叶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消炎,接骨。主治咽喉肿痛,尿闭,外伤出血,骨折,疮,疖。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研粉撒伤口,或鲜品适量捣烂复位后外敷固定,或鲜叶捣烂或研粉热水调匀外包。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金丝藤

药材名称金丝藤

拼音Jīn Sī Té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樟叶素馨的根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cinnamomifolium Kobuski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根挖出后,除净泥土,切片,晒干;叶多鲜用。

原形态攀援灌木,高1-4m。全株元毛。小枝圆柱形或具沟纹,径1-2mm。叶对生,单叶;叶柄长4-10mm,扭转,有关节;叶片纸质或薄革质,椭圆形或狭椭圆形,稀被针形,长5-10.5cm,宽1.5-4.5cm,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叶缘反卷,基出脉5条,外侧1对不明显,向上延伸直达上部,并与横脉相连接。花单生,或呈伞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有花1-5朵;花序无梗或梗长0.2-2cm;苞片线形,长2-4mm;花梗细长,长1.4-2.5cm,向上渐增粗;萼管长2-3mm,裂片5枚,尖三角形,长1-2mm;花冠白色,高脚碟状,花冠管长0.9-1.3cm,径1-2mm,裂片9-11枚,披针形,长1.1-2cm,宽1.5-3mm,先端渐尖。果球形或椭圆形,长1-1.5cm,径0.8-1.5cm,呈黑色。花期3-9月,果期5-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中或沙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云南。

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接骨疗伤。主咽喉肿痛;热毒疮疡;骨折;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冬青叶

    药材名称冬青叶拼音Dōnɡ Qīnɡ Yè别名四季青叶(江苏)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冬青科植物冬青的叶片。化学成分叶含两种抑菌成分,其中之一是原儿茶酸,另含挥发油、黄酮类。性味《江西草药》:

  • 盐麸根白皮

    药材名称盐麸根白皮拼音Yán Fū Gēn Bái Pí别名盐肤木根皮(《陕西中草药》)。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已去掉栓皮的根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

  • 越王余筭

    药材名称越王余筭拼音Yuè Wánɡ Yú Suàn英文名White coral别名越王竹、白珊瑚出处1.《南方草木状》:越王竹,根生石上,若细荻,高尺余,南海有之。2.《岭表录异》:沙箸,生于海岸沙

  • 苦茄

    《中药大辞典》:苦茄药材名称苦茄拼音Kǔ Qié出处《国药的药理学》来源为茄科植物千年不烂心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原形态千年不烂心(《植物名实图考》)多年生蔓生草本或亚灌木,长约2.5

  • 刺竹叶

    药材名称刺竹叶拼音Cì Zhú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车简竹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mbusa sinospinosa Mc Clur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随采随用。原形态高大竹类。

  • 米仔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米仔兰药材名称米仔兰拼音Mǐ Zǎi Lán别名碎米兰、兰花米、珠兰、木珠兰来源楝科米仔兰属植物树兰Aglaia odorata Lour.,以枝、叶及花入药。夏季花开放

  • 升药底

    《全国中草药汇编》:升药底药材名称升药底拼音Shēnɡ Yào Dǐ别名红粉底来源为加工升药时锅底所留的残渣。生境分部河北、北京、江苏、上海、湖北、湖南。功能主治化腐生肌。主治皮肤溃烂,压伤

  • 鲐鱼

    药材名称鲐鱼拼音Tái Yú英文名Mackerel别名鲐、鲭、青花鱼、油胴鱼、鲐巴鱼、油筒鱼、青川、青占、花鱼鳀、花鲱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鲭科动物鲐鱼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杉蔓石松

    药材名称杉蔓石松拼音Shān Màn Shí Sōnɡ别名伸筋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松科植物单穗石松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opodium annotinum L.[L.annotinum L

  • 黑面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面叶药材名称黑面叶拼音Hēi Miàn Yè别名黑面神、鬼划符、暗鬼木、青凡木、铁甲将军、夜兰茶、锅盖仔、四眼草、乌漆臼、青漆、山树兰来源大戟科山漆茎属植物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