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金盏菊根

金盏菊根

药材名称金盏菊根

拼音Jīn Zhǎn Jú Gēn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金盏菊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endula officinalis L.

采收和储藏:夏季开花期采挖。割去地上部分,烘干或置通风处干燥。赤可鲜用。

原形态金盏菊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高30-60cm,全株有短毛。茎直立,有纵棱,上部有分枝。单叶互生;下部叶匙形,全缘;上部叶长椭圆形至长椭圆状倒卵形,长5-9cm,宽1-2cm,先端钝或尖,基部略带心脏形,稍抱茎,边缘全缘或具稀疏的细齿。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直径2.5-5cm,有梗;总苞具苞片1-2层,苞片线形,先端渐尖,边缘膜质;舌状花黄色或橘黄色,雌性,1-2层,孕育,舌片全缘或先端3齿裂;管关花两性,不孕育,裂片5,花柱不裂。瘦果较苞片长,向内钩曲,背部具鳞片状横褶绉,两侧具窄翼;无冠毛。花期4-7月。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根茎粗短,顶端有多数数茎基及叶柄残痕,质稍硬。根茎簇生多数细根,表面棕褐色,有纵皱纹,质较柔韧。气微香,味微苦。

化学成分根含有:金盏菊甙(caIenduloside)A、BC、D、E、F、G、H、半日花三醇(heliantriol)B0、B1、B2、A(l-Ⅳ),马尼拉二醇(manilladiol),龙吉甙元(longispinogenin),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齐墩果酸-3-O-β-D-葡萄糖甙(oleanolic acid-3-O-β-D-glucoside),齐墩果酸-3-O-β-D-[半乳糖基(1→4)]葡萄糖甙loleanolic acid-3-O-β-D-[galactosyl(1→4)]glucoside],齐墩果酸-3-O-β-D[半乳糖基-半乳糖基(1→4)]葡萄糖甙

性味味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主症瘕;疝气;胃寒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鲜品可用至12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黄杨木

    《中药大辞典》:水黄杨木药材名称水黄杨木拼音Shuǐ Huánɡ Yánɡ Mù别名乌棒子(《贵州药植目录》)。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远志科植物尾叶远志的根。全年可采。原

  • 鳙鱼

    《中药大辞典》:鳙鱼药材名称鳙鱼拼音Yōnɡ Yú别名鱃鱼(《山海经》),鰫鱼(《上林赋》),皂包头、皂鲢(姚可成《食物本草》),黑包头鱼(《食物本草会纂》),鳙头鲢(《医林纂要》),鯼鱼(

  • 条叶垂头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条叶垂头菊药材名称条叶垂头菊别名线叶点头菊来源菊科条叶垂头菊Cremanthodium lineare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青海、甘肃、四川。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

  • 血人参

    药材名称血人参拼音Xuè Rén Shēn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豆科植物绿叶胡枝子的根。全年可采。采挖后,去掉粗皮鲜用或晒干用。原形态绿叶胡枝子,又名:木本胡枝子、白氏胡枝子、

  • 蒲棒

    药材名称蒲棒拼音Pú Bànɡ别名蒲棰、蒲厘(《本草图经》),蒲槌(《本草衍义》),水蜡烛实(《广东新语》)。出处《本草衍义》来源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果穗(药用其

  • 牛心茄子

    药材名称牛心茄子拼音Niú Xīn Qié Zi别名山样仔、猴欢喜(《中国树木分类学》),黄金茄、牛金茄(《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出处《纲目》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海杧果的种仁。原形态

  • 长春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长春花药材名称长春花拼音Chánɡ Chūn Huā别名日日新、雁来红来源为夹竹桃科长春花属植物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 (L.) G Don [Vi

  • 牡荆叶

    《中国药典》:牡荆叶药材名称牡荆叶拼音Mǔ Jīnɡ Yè英文名FOLIUM VITICIS NEGUNDO来源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Vitex negundo L. var. cannab

  • 风寒草

    药材名称风寒草拼音Fēnɡ Hán Cǎo别名临时救、过路黄、小过路黄、胡氏排草、对生黄花叶、小风寒、红头绳、黄花珠、九莲灯、大疮药、爬地黄黄出处清代《植物名实图考》隰草类载有"临时救",云:"&he

  • 臭柏

    《中药大辞典》:臭柏药材名称臭柏拼音Chòu Bǎi别名新疆圆柏、双子柏(《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阿尔叉、霍宁-阿尔茨(蒙名)。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柏科植物沙地柏的枝叶、球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