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霸王七

霸王七

《中药大辞典》:霸王七

药材名称霸王七

拼音Bà Wánɡ Qī

别名万年炦、炦七。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凤仙花科植物野风仙花块根。9~12月间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凤仙花"条。

性状干燥块根呈纺锤形或长椭圆形,长约2~4厘米,相约1厘米。内心松泡不坚实,有油浸状。产四川。

性味性微寒,味辛苦,无毒。

功能主治祛瘀消肿,解毒。治跌打损伤及痈疮。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一日量5~8钱;或研末。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痈肿:霸王七、散血草刺三甲、蛇藨草。共捣绒涂。

②治脚生肥毒:霸王七捣绒涂。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霸王七

药材名称霸王七

拼音Bà Wánɡ Qī

英文名overlord Impatiens

别名万年巴、成年(火巴)。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野凤仙花Impatiens textori Miq.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textori Miq.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凤仙花 多年生草本,高约60cm。根部发达,肉质;根茎成圆形、椭圆形的块状。茎肉质,节处膨大,分技,绿色带紫红色,有毛。叶互生;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6cm,先端尖,基部圆形,下延,边缘有圆齿状锯齿,齿与齿间有极细的线形裂片。总状花序腋生;花梗基部有1斜卵形苞片;花大,黄色;萼片2,绿色;旗瓣直立,翼瓣2裂,唇辩囊状,基部延长成弯距;子房长圆状形。蒴果角果状,长纺锤形。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林、水洼及流水边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以至江西、四川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呈类球形、纺锤形及不规则形,长1-4cm,直径0.5-2cm,表面灰黄色至灰褐色,有皱纹,常见残留细根及细根痕,两端稍尖,纤维状。质柔软,可折断,断面褐色至灰褐色,颗粒状,边缘黄白色,切薄片呈半透明状。气微,味微甜,嚼之粘牙,且辛麻刺舌。

显微鉴别 根茎中段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切向延长。皮层细胞5-8列,粘液细胞多见,大型,内含草酸钙针晶束。内皮层明显。维管束外韧型,放射状排列,韧皮部狭窄,筛管群散在;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由导管、石细胞和纤维束组成。髓部宽广,亦有内含草酸钙针晶束的粘液细胞散在。皮层及随部的一些薄壁细胞中含黄棕色物质。

粉末特征:①草酸钙针晶束多见,长100μm以上;②石细胞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沟孔明显,直径30-50μm,长80-100μm;③纤维束长150-180μm,直径50μm左右,胞腔大,沟孔明显;④导管有梯纹、网纹及螺纹。

性味辛;苦;性微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解毒。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腹痛;痈肿疮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未,每次3g,每日2次;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复方①治痈肿:霸王七、散血草刺三甲、蛇蕉草。共捣绒涂。②治脚生肥毒:霸王七捣绒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滇肉棒

    药材名称滇肉棒拼音Diān Ròu Bà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肉座菌科真菌滇肉棒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dostroma yunnanensis M.Za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采摘后烘干

  • 番薯藤

    药材名称番薯藤拼音Fān Shǔ Ténɡ别名红苕藤、番苕藤(《四川中药志》)。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茎叶。药理作用叶子含胰岛素样成分,口服1克相当于440单位胰岛素,皮下

  • 绣线菊子

    《中药大辞典》:绣线菊子药材名称绣线菊子拼音Xiù Xiàn Jú Zǐ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光叶绣线菊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绣线菊根"

  • 千屈菜

    《中药大辞典》:千屈菜药材名称千屈菜拼音Qiān Qū Cài别名对叶莲(《贵州民间药物,),对牙草,铁菱角(《湖南药物志》)。马鞭草、败毒草。出处《救荒本草》来源为千屈莱科植物千屈菜的全草

  • 青胡桃果

    药材名称青胡桃果拼音Qīnɡ Hú Táo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未成熟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uglans regia L.[J.orientis Dode;J.sinensis

  • 菖蒲叶

    药材名称菖蒲叶拼音Chānɡ Pú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叶。化学成分含挥发油0.25%,其中主要成分为β-细辛醚73.4%、细辛醚13.7%、石竹烯4.0%、

  • 粟米

    《中药大辞典》:粟米药材名称粟米拼音Sù Mǐ别名白梁粟、粢米(陶弘景),粟谷(《齐民要术》),小米(《本草蒙筌》),硬粟(《医学入门》),籼粟(《纲目》),谷子、寒粟(《植物名实图考》),

  • 猬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猬菊药材名称猬菊来源菊科猬菊Takaikatzuchia lomonossowii (Trautv.) Kitag. et Kita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华北、甘

  • 蜘蛛草

    药材名称蜘蛛草别名大叶球子草、大叶入地蜈蚣来源百合科蜘蛛草Peliosanthes macrophylla Wall. ex Baker,以根状茎及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甘、淡,平,微温。功

  • 梅花刺根

    《中药大辞典》:梅花刺根药材名称梅花刺根拼音Méi Huā Cì Gēn出处《贵阳民间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扁核木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形态详"青刺尖"条。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