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青杠膏

青杠膏

《中药大辞典》:青杠膏

药材名称青杠膏

拼音Qīnɡ Gànɡ Gāo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高山栎叶煎煮成的膏。全年可采。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30米。生于开旷山顶时常呈灌木状;幼枝有锈色柔毛。单叶互生,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3~8厘米,宽1.5~3厘米,先端圆形或钝,基部圆形至浅心形,全缘或有齿状锯齿,幼时有锈色柔毛,老后仅下面除中脉外有蜡质锈色细绒毛,侧脉6~8对;叶柄短。花雌雄同株;雄花序为下垂的柔荑花序;雌花1~2朵,簇生于叶腋。果1~3枚生于长0.5~1厘米的总梗上;壳斗盘形,包围坚果基部,内面密生绒毛;苞片卵状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钝头,顶端与壳斗分离,开展;坚果当年成熟,球形,直径约2.5厘米,具短尖,无毛。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杂树林中。分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制法取叶投入沸水中,煮30~45分钟,取出,再取新叶如上法,至沸水成粘糊状,沉淀浓缩成膏,备用。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寒热夹杂之泻痢,肠炎及哮喘。种子亦可入药,功用相同。

用法用量内服:开水调,3~5分。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青杠膏

药材名称青杠膏

拼音Qīnɡ Gànɡ Gāo

出处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高山栎之叶煎煮成的浓缩膏。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Quercus semicarpifolia Smit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叶。取叶投入沸水中,煮30-45min,再取新叶如上法,至沸水成粘糊状,沉淀浓缩成膏。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30m,有时呈灌木状。幼枝被微毛;叶片革质,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5-12cm,宽1.5-6cm,先端圆钝,基部浅心形,全缘或具短齿,上面无毛或疏被星状毛,下面被棕色粉状物或星状毛,老后仅下面除中脉外有蜡质锈色细绒毛,有时脱净,侧脉8-14对。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为下垂葇荑花序,长3-6cm,除花轴被灰褐色长毛外均无毛;雌花1-2朵,簇生于叶腋。果1-3枚生于长0.5-1cm的总梗上,果序长2-7cm,轴无毛。壳斗浅杯形或碟形,包果基部,直径1.5-2.5cm,高5-8mm,小苞片披针形,长2-3mm,被灰白色短绒毛,先端褐色;坚果近球形,直径约2.5cm,高2-3cm,无毛或近顶部微被毛,有时带紫黑色。果当年成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600-4300m的山坡杂树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西部、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棕黑色的粘稠浸膏。气微,味苦、涩。

性味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泄泻;痢疾;哮喘

用法用量内服:1-1.5g,开水调分。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高粱米糠

    药材名称高粱米糠拼音Gāo Liɑnɡ Mǐ K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高粱的种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rghom vulgare Pers.采收和储藏:收集加工高粱时春下的种皮,晒干。原

  • 刻裂紫堇

    药材名称刻裂紫堇拼音Kè Liè Zǐ Jǐn别名黄花地锦苗、断肠草、裂苞紫堇来源罂粟科刻裂紫堇Corydalis incisa (Thunb.)Pers.,以根、叶、花入药。生境

  • 珠子参

    《中国药典》:珠子参药材名称珠子参拼音Zhū Zi Shēn英文名RHIZOMA PANACIS MAJORIS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珠子参Panax japonicus C. A. Mey. var.

  • 白花杆

    药材名称白花杆拼音Bái Huā Gǎn别名建德山梅花、土常山[浙江东天目]、山梅花来源虎耳草科绢毛山梅花Philadelphus sericanthus Koehne,以根皮入药。生境分部

  • 小丁香

    药材名称小丁香拼音Xiǎo Dīnɡ Xiānɡ别名小万年青、蓝花地丁(《云南中草药选》),紫花地丁(《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远志科植物小远志的全草。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

  • 半蒴苣苔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蒴苣苔药材名称半蒴苣苔别名山白菜、天目降龙草来源苦苣苔科半蒴苣苔Hemiboea henryi Clark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

  • 蛇葡萄根

    《中药大辞典》:蛇葡萄根药材名称蛇葡萄根拼音Shé Pú Tɑo Gēn别名山葡萄根(《江西草药》),野葡萄根(《泉州本草》),蛇白蔹(《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浙江天目山药

  • 线叶蚤缀根

    药材名称线叶蚤缀根拼音Xiàn Yè Zǎo Zhuì Gēn别名银柴胡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毛叶老牛筋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enaria capillaris Poir.采收和储藏:7-

  • 艾实

    《中药大辞典》:艾实药材名称艾实拼音ài Shí别名艾子(《食疗本草》)。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菊科植物艾的果实。9~10月,果实成熟后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艾叶&quo

  • 漂摇豆

    《中药大辞典》:漂摇豆药材名称漂摇豆拼音Piāo Yáo Dòu别名瓢摇豆(《履巉岩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硬毛果野豌豆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小巢菜&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