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黑皮青木香

黑皮青木香

药材名称黑皮青木香

拼音Hēi Pí Qīnɡ Mù Xiānɡ

别名百蛇基、钻骨龙、乌龙(《江西民间草药验方》),青藤根(《江苏药材志》),牛木香、土木香(《浙扛天目山药植志》)。

出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来源防己科植物防己。秋季采收,挖出根后,洗净,除去须根,晒干。

性味《贵阳民间药草》:"苦,温,无毒。"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解毒消肿。治痧症腹痛,风湿关节痛,半身不遂,肾炎水肿,尿路感染,疔疮,湿疹,无名肿毒。

①《南京民间药草》:"治半身不遂。"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行水利湿,消肿止痛。治肾炎水肿,尿路感染,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7钱;或浸酒。外用:研末或磨汁敷。

复方①治痧气腹痛:木防己根五至七钱。水煎服。

②治指疔、无名肿毒:木防己根、青木香等分。研极细末,用糯米稀糊做成圆条形药锭,阴干。用时开水或酒磨汁,涂患处。

③治耳内肿痛:木防己根,同烧酒磨浓汁,滴入耳。(①方以下出《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④治湿疹流黄水:木防己根一两,土茯苓仙鹤草各五至六钱,羊蹄根四至五钱,甘草二至三钱。水煎。每日早晚饭前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⑤治青竹蛇咬伤:木防已根、青木香盐肤木根各一两。共研末。临用时取药末一两,加烧酒四两同擂出汁,涂伤口处,不拘次数。或再取药末一钱五分,开水送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备注本品在河南、陕西为药材防己的品种之一。在江西、浙江、陕西部分地区作"土木香"、"青木香"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茅瓜叶

    药材名称茅瓜叶拼音Máo Guā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茅瓜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ena amplexicaulis (Lam.)Gandhi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

  • 凤尾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凤尾七药材名称凤尾七拼音Fènɡ Wěi Qī别名凤尾草、凤凰草、香景天来源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小丛红景天Rhodiola dumulosa (Franch.) Fu [S

  • 天雄

    《中药大辞典》:天雄药材名称天雄拼音Tiān Xiónɡ别名白幕(《本经》)。出处《本经》来源为附子或草乌头之形长而细者。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川乌头"及"草乌头&

  • 蟋蟀

    《全国中草药汇编》:蟋蟀药材名称蟋蟀拼音Xī Shuài别名蛐蛐、夜鸣虫、将军虫、秋虫、斗鸡来源蟋蟀科昆虫蟋蟀Gryllulus chinensis Weber,以干燥全体入药。夏秋捕捉,开

  • 鹅蛋壳

    《中药大辞典》:鹅蛋壳药材名称鹅蛋壳拼音é Dàn Ké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卵壳。功能主治《急救方》:"治痈疽无头。新生鹅蛋壳,烧灰存性为末,醋调

  • 丛枝蓼

    《中药大辞典》:丛枝蓼药材名称丛枝蓼拼音Cónɡ Zhī Liǎo别名水红辣蓼、辣蓼(《全展选编·传染病》)。出处《全展选编·内科》来源为蓼科植物丛枝蓼的全草。原形态丛枝

  • 大一面镙

    药材名称大一面镙别名白毛草来源为苦苣苔科卷丝苣苔属植物大叶镙Didissandra sesquifolia Clarke,以全草入药。春夏采挖,鲜用或晒干。性味甘、咸,平。功能主治益气,补肾,固精。用

  • 丁香油

    《中药大辞典》:丁香油药材名称丁香油拼音Dīnɡ Xiānɡ Yóu出处《药性考》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丁香)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古代则多为母丁香所榨出之油)。性状为淡黄或无色得

  • 岩陀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陀药材名称岩陀拼音Yán Tuó别名毛青红、九叶岩陀、毛七、毛头三七、血三七[云南]来源虎耳草科鬼灯檠属植物西南鬼灯檠Rodgersia sambucifol

  • 大伸筋草

    药材名称大伸筋草拼音Dà Shēn Jīn Cǎo别名马尾千金草、鹿角草、青蛇勒公、裤带藤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杉科植物龙骨马尾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egmariurus carin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