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代参膏

代参膏

《中国医学大辞典》:代参膏

药方名称代参膏

处方党参、绵黄耆、于潜术、桂园肉各等分。

制法熬成膏子,加白冰糖收贮。

功能主治补中气,生津液,润肺健脾,开胃进食;常服补诸虚,除百病。主心脾两亏,气血衰弱,心悸神疲,畏寒自汗。

用法用量滚水调服。

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验方新编》卷十一:代参膏

药方名称代参膏

处方黄耆5钱(肚嫩而箭样者,锉片用),白归身(截去头尾,酒洗净泥)5钱,肥玉竹1两,化州橘红3钱(如无真者,用新陈皮去净白亦可)。

制法共入砂锅内,用天泉水熬成膏。

功能主治大补气血。主

用法用量每早滚水调服。

摘录验方新编》卷十一

本草纲目拾遗》卷三引《杨春涯验方》:代参膏

药方名称代参膏

处方于术10斤(白米泔水浸3昼夜,洗净浮皮,蒸晒10次,有脂沾手为度)。

制法切片熬膏,1火收成,滴纸不化;用白茯苓10斤,春末,水飞去浮,只取沉者,蒸晒10次,沾手如胶,与术膏搅匀。

功能主治补益。主

用法用量每服2许,米汤送下。

摘录本草纲目拾遗》卷三引《杨春涯验方》

猜你喜欢

  • 宽气饮

    《活幼心书》卷下:宽气饮药方名称宽气饮处方枳壳(水浸,去瓤,麸炒微黄)1两,枳实(制同上)1两,人参(去芦)半两,甘草(炙)半两。制法上锉,焙为末。功能主治通利关节,消痰逐水,进美饮食。主胸膈痞结,气

  • 大调经汤

    药方名称大调经汤处方香附(6制泔浸,姜汁炒、醋炒,童便浸,焙燥,红花汁煮,细磨为末)、当归(姜汁拌炒)、川芎、白术、秦艽、川断、远志、红花、白芍(酒炒)、丹皮、丹参、熟地(酒煮)、延胡、乌药。功能主治

  • 金铃丸

    《中藏经》:金铃丸药方名称金铃丸处方牵牛子(炒)、青皮(去白)、良姜各等分,川楝子半两,舶上茴香半两,玄胡索1两。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小肠气。用法用量每服3

  • 絿云散

    药方名称絿云散处方柏叶3两,百合3两,人参3两,阿胶(炙令燥)3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吐血。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糯米粥饮调下。摘录《普济方》卷一八八

  • 滑翳决明丸

    药方名称滑翳决明丸处方石决明1两,车前子1两,五味子半两,细辛半两,大黄1两,茯苓1两,知母1两,茺蔚子1两,黑参1两,防风1两,黄芩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下利实热。主滑翳

  • 除湿解毒汤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除湿解毒汤药方名称除湿解毒汤处方白鲜皮15克 大豆黄卷12克 生苡米12克 土茯苓12克 山栀子6克 丹皮9克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地丁9克木通6克滑石块15克 生甘草6克功能主

  • 金延香附汤加减

    药方名称金延香附汤加减处方金铃子10克,香附10克,元胡5克,枳实10克,大腹皮10克,黄连3克,吴萸1.5克,白芍10克,柴胡10克,良姜10克,香缘皮10克,煅瓦楞10克。功能主治理气化瘀通络。主

  • 葱号散

    药方名称葱号散别名葱乳汤处方人乳4合,葱白1寸。功能主治小儿初生不小便,脐腹肿胀,不饮乳者。用法用量葱乳汤(《准绳·幼科》卷一)。本方方名,《卫生鸿宝》引作“葱白汤”。《袖珍小儿》本方用法:同捣如泥,

  • 赤小豆饮

    药方名称赤小豆饮处方赤小豆半斤。功能主治箭头入肉不出。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令烂熟,绞取汁。每服1盏,空腹、日午、夜卧各1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 白虎地黄汤

    药方名称白虎地黄汤处方石膏3钱,生地2钱,当归3钱,枳壳1钱,大黄1钱5分,木通2钱,生甘草1钱,泽泻1钱。功能主治去实火,解邪热。主小儿出痘,发热不退,口渴喜冷,痘疮黑陷,小便赤燥,大便闭结,口鼻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