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正气散

加减正气散

普济方》卷一四七引《卫生家宝》:加减正气散

药方名称加减正气散

处方藿香叶、半夏(研细,用姜汁搜和,炙黄色)、厚朴(去皮,姜炙)、陈皮(去白)、甘草(炙)、白茯苓草果子仁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伤寒伤风,不论表里。

用法用量每服2大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7分,食前稍热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七引《卫生家宝》

《回春》卷三:加减正气散

药方名称加减正气散

处方藿香苍术(米泔浸炒)、厚朴(姜汁炒)、陈皮砂仁香附半夏(姜汁炒)、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藿乱。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1枚,灯心1团,水煎,温服。

泻,加白术(炒)、山药乌梅、炒米;呕吐同上;腹痛,加木香茴香;饱闷,加益智仁,大腹皮;发肿气喘,加苏子、桑白皮木通猪苓大腹皮木香,去甘草;小水短赤,加木通猪苓、山栀、车前,去半夏甘草;胸腹饱胀,或四肢浮肿,如不吐泻者,加萝卜子、枳壳大腹皮木通,去半夏甘草;内热烦渴,加葛根黄连、山栀、乌梅,去半夏甘草;内寒手足冷,脉沉细,加干姜、官桂。

摘录《回春》卷三

猜你喜欢

  • 益气汤

    药方名称益气汤处方黄芪12克,薏苡仁12克,党参10克,获苓10克,血余炭10克,赤石脂10克,白芍10克,白术炭6克,陈皮炭6克,柴胡6克,厚朴6克,黄连6克。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止泻。主脾胃气虚,中气

  • 蟾光膏

    药方名称蟾光膏处方白砂蜜4两(色白者妙,用来年葱1根,去须皮,切短,与蜜一同熬,去白膜,觑葱软熟为度,以绵滤滓,放定,用纸取蜡面),黄丹3钱(水飞,生用),蜜佗僧3钱(水飞,生用),炉甘石(火煅过)5

  • 加减柴胡桂姜汤

    药方名称加减柴胡桂姜汤处方柴胡7分,茅术7分,川芎7分,黄芩6分,牡蛎6分,花粉5分,甘草3分,桂枝3分,干姜3分。功能主治疟疾,先热后寒,寒多热少,或独寒不热者。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摘录《

  • 狸鸠丸

    药方名称狸鸠丸处方花鸠1只(去毛肠嘴足,炙熟),羊肝1具(炒),细辛5两,防风5两,肉桂5两,黄连5两,牡蛎5两,甘菊花5两,白蒺藜5两,白茯苓4两,瞿麦4两,羌活3两,蔓菁子2升(蒸3炊),蕤仁半升

  • 独神散

    《古今医鉴》卷十三:独神散药方名称独神散处方全蝎7个(去蝎尾,每个用中1节,共7节,火烤干)。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脐风。用法用量乳汁送下。小儿头上微汗出即愈。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三《疡科选粹》卷

  • 避岚气方

    药方名称避岚气方处方苍术4两,荆芥1两,甘草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清头目,避岚气。主用法用量每服1钱,沸汤点,早晨服。凡入烟瘴之地,宜修合随行。摘录《续本事》卷二

  • 醇醨汤

    《外台》卷五引《深师方》:醇醨汤药方名称醇醨汤处方生姜3两,乌梅3-7枚(劈,一方14枚),甘草3两(炙),桂心2两,常山3两,蘘荷根3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疟。用法用量以水6升,煮取1升曰醇,未发时

  • 黄连安蛔汤

    药方名称黄连安蛔汤处方理中汤加黄连(姜炒)1钱,乌梅5分,川椒5分(黑炒),鹧鸪菜5分。功能主治蛔虫有热证。用法用量水煎,温服;为丸亦可。摘录《痘科辨要》卷八

  • 桂枝地黄汤

    药方名称桂枝地黄汤处方桂枝3钱,芍药3钱,生地3钱,阿胶3钱,当归3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肝燥舌卷。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注意若中风强舌语拙,或杂证舌萎言迟,皆脾肾湿寒,不宜清凉滋润,勿服此方。摘

  • 麻黄煎

    药方名称麻黄煎处方麻黄4两,茯苓4两,防风5两,泽漆5两,白术5两,杏仁1升,大戟1升,清酒1升,黄耆3两,猪苓3两,泽泻4两,独活8两,大豆2升(水7升,煮取1升)。功能主治利小便。主风水,通身肿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