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清脾饮

加减清脾饮

医宗金鉴》卷五十三:加减清脾饮

药方名称加减清脾饮

处方柴胡黄芩半夏(姜制)甘草(炙)厚朴(姜制)青皮(醋炒)槟榔茯苓草果人参白术(土炒)橘红苍术(炒)

功能主治治小儿疟疾,兼有痰饮者。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三

方症会要》卷二:加减清脾饮

药方名称加减清脾饮

处方白术1钱,茯苓1钱,半夏1钱,柴胡1钱,知母7分,青皮7分,陈皮7分,黄芩7分,厚朴4分,草果4分,甘草

功能主治疟疾先寒后热者。

用法用量方中甘草用量原缺。

凡治瘅疟用此方去厚朴,加石膏1钱5分。

摘录方症会要》卷二

《镐京直指》:加减清脾饮

药方名称加减清脾饮

处方柴胡1钱5分,川朴1钱,秦艽1钱5分,青蒿6分,姜夏2钱,草果仁1钱5分,灵仙1钱5分,青皮1钱,赤苓3钱,通草1钱,老姜2片。

功能主治夏秋感受风湿而为暑疟,午后微寒而热,或1日轻而1日重,其寒热界限模糊者。

摘录《镐京直指》

《金鉴》卷五十三:加减清脾饮

药方名称加减清脾饮

处方柴胡黄芩半夏(姜制)、甘草(炙)、厚朴(姜制)、青皮(醋炒)、槟榔茯苓草果人参白术(土炒)、橘红、南苍术(炒)。

功能主治小儿疟疾,兼有痰饮,呕逆,面黄目肿,胸膈膨胀。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三

猜你喜欢

  • 款冬花丸

    《外台》卷十引《删繁方》:款冬花丸药方名称款冬花丸处方款冬花7分,桂心6分,五味子6分,干姜5分,芎?5分,甘草(炙)5分,附子4分(炮),桔梗4分,苏子5合(熬),蜀椒1升,百部汁7合,白蜜1升,干

  • 附子泻心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附子泻心汤药方名称附子泻心汤处方大黄、黄连、黄芩,各二钱。附子(炮.去皮脐.切作四块.只用一块)。功能主治治心下痞而后恶寒汗出者。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

  • 保真种玉丸

    药方名称保真种玉丸处方鹿茸(去毛)1两2钱,鹿肾2具,海马8具,虎骨(炙)1两,狗肾6具,熟地8钱,肉桂(去粗皮)1两,山药1两2钱,当归1两6钱,杜仲炭1两2钱,白术(炒)1两2钱,牛膝1两2钱,枸

  • 粉汗方

    药方名称粉汗方处方牡蛎半斤(烧,研如粉),麻黄根1两(捣罗为末)。功能主治盗汗,腠理开疏。用法用量2味同拌匀,寝寐中有汗处,使人敷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 保光清凉散

    药方名称保光清凉散处方炉甘石2两5钱,珍珠1分,硼砂4两5钱,青盐1钱5分,玄明粉2钱,朱砂5分,麝香1分,冰片2两5钱,黄丹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风火烂眼,暴发赤肿,眼疼眼痒,畏光羞明。用法用

  • 九宝汤

    《女科万金方》:九宝汤药方名称九宝汤处方桑皮、陈皮、官桂、杏仁、乌梅、薄荷、甘草、紫苏、茅根、大腹皮。功能主治男妇咳嗽,睡卧不得,有血。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2钟煎,食远服。摘录《女科万金方》《普济方

  • 黑锡散

    药方名称黑锡散处方黑锡1斤(熔成汁,入桑柴白灰10两同炒,令锡尽为度,又入青盐4两,再炒少时,候冷为末,瓷瓶内封,地下埋5日,取出入下项药),升麻1两,细辛1两,诃子4两。制法上炒令黑色,同前后药末一

  • 华盖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华盖散药方名称华盖散处方紫苏子(炒)、赤茯苓(去皮)、桑白皮(炙)、陈皮(去白)、杏仁(去皮.尖.炒)、麻黄(去根.节),各一两;甘草(炙)半两。炮制上七味为末。功

  • 连翘升麻葛根汤

    药方名称连翘升麻葛根汤处方净连翘、绿升麻、粉干葛、京赤芍、芽桔梗、酒黄芩、黑栀仁、淮木通、麦门冬、牛蒡子、白滑石、炙甘草。功能主治小儿痘毒不能尽发。用法用量淡竹叶7片,灯心10茎为引,水煎,热服。摘录

  • 柴葛桂枝汤

    《幼幼集成》卷三:柴葛桂枝汤药方名称柴葛桂枝汤处方嫩桂枝3克 杭白芍4.5克 北柴胡粉干葛各3克 炙甘草2.4克功能主治主小儿伤风,自汗发热。用法用量上药加老生姜3克、大红枣5枚,净水浓煎,热服。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