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黄耆汤

加减黄耆汤

药方名称加减黄耆汤

处方黄耆9g,党参1.5g,炒白术9g,甘草6g,陈皮1.5g,蔓荆子3g。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除湿。主胞虚如球。初起不痛不痒,不热不红,胞睑浮肿如悬球状,举脸无力,稍有下垂,按之绵软,没有硬结之处,有的可兼发痒,日久渐渐发红,或觉胞睑稍有胀痛,白睛淡赤,结眵稀薄。

用法用量若兼风邪,胞睑微痒者,可加防风3g,以祛风除湿;若为虚热上浮,胞睑微红微痛者,可加茅根15g导湿热下行;若母病及子,白睛稍赤,而结眵稀薄者,当加骨皮6g,以除肺中之虚热。

各家论述方中黄耆党参、炒白术甘草培补中气,炒白术且能行于肌肉之间以除其湿,陈皮理气以助湿行,蔓荆子轻飘上浮,辛散走表,引诸药直达病所,且能祛湿。

临床应用目胞虚胀如球管某,男,64岁。双眼上胞浮肿2月余,不痛不痒,有重垂感,且兼四肢乏力,食少便溏。检查,双眼上胞虚浮如球,不红不硬,按之绵软,稍有下垂,脉虚弱,舌质淡,此为胞虚如球。给加减黄耆汤加车前子、茯苓各9g,增陈皮3g,服药3剂。复诊:胞肿稍轻,饮食增加,便溏己愈。又服上方23剂,诸症皆去。

摘录《张皆春眼科证治》

猜你喜欢

  • 蛀牙散

    药方名称蛀牙散处方白矾(枯)滴乳香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熔蜡,和成膏子,如粟米大。功能主治治蛀牙疼痛。用法用量每用1丸,塞于蛀牙孔中,疼即止。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二

  • 苍耳草膏

    药方名称苍耳草膏处方鲜苍耳草5斤。制法将苍耳草去根须切断,约二寸长,晒干后,放大锅内,水15斤,由早晨七时,熬至午后,将汁滤净,再将外熬至晚七时,成为膏后,不加糖质。功能主治杀虫祛风。主麻风及一切风湿

  • 角发酒

    药方名称角发酒处方左角之发方1寸。功能主治尸厥,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而致身脉皆动,而形无知,其状若尸。用法用量以竹管吹其两耳,剃其左角之发方1寸,燔治,饮以美酒1杯;不能饮者,灌之。各家

  • 鹿角屑散

    药方名称鹿角屑散处方鹿角屑2两(熬令微黄)。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肾脏虚冷,腰背痛如锥刺,不能动摇。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空腹暖酒调服,1日2-3次。摘录《普济方》卷三十一

  • 还津丸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二:还津丸药方名称还津丸处方霜梅乌梅各25个(俱去核)苏薄荷末30克冰片0.45克硼砂4.5克制法上药共研极细,为丸。功能主治生津止渴。治消渴病,口渴严重,烦渴难解者。用法用量每含

  • 驱风散

    《世医得效方》卷十六:驱风散药方名称驱风散处方防风(去芦)龙胆草各15克 铜青9克五倍子6克 淡竹叶1握(去根)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烂弦风赤,浮翳、胬肉攀睛,涩痒眵泪。用法用量每服1.5克,热汤6

  • 三黄四物汤

    药方名称三黄四物汤处方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连黄芩大黄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治月经来前,内热迫血上壅,吐血,衄血。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 调元固表汤

    药方名称调元固表汤别名调元固本汤处方人参、黄耆、当归、甘草、蝉退。功能主治痘疮表虚,收靥痂壳粘着皮肉不落者。用法用量调元固本汤(《医钞类编》卷十九)。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一

  • 润木汤

    药方名称润木汤处方当归30克,白芍30克,焦白术30克,茯苓15克,金樱子15克,菊花9克,炒栀子6克,五味子3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疏肝润木,清热止遗。主肝气郁结。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

  • 鹤膝汤

    药方名称鹤膝汤处方鼓椎草(又名鹤膝草)。功能主治牙痛。用法用量水煎,灌漱。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