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太乙膏

加味太乙膏

《惠直堂方》卷四:加味太乙膏

药方名称加味太乙膏

处方黄柏5钱,防风5钱,元参5钱,赤芍5钱,白芷5钱,生地5钱,大黄5钱,归身5钱,肉桂5钱,海藻5钱,昆布5钱,苍术5钱,金银花1两,皂角刺5钱,山慈姑5钱,桂枝5钱,土贝母1两,何首乌1两,苦参1两,连翘花粉1两。

制法上药用麻油5斤浸,春5、夏3、秋7、冬10日,熬枯去渣,入飞过红丹40两收膏,离火入血竭末5钱。

功能主治拔毒收口。主跌打损伤,风寒湿痹,腰腹心胃疼痛,并已溃疮疡。

用法用量摊贴。

摘录《惠直堂方》卷四

《冯氏锦囊·外科》卷十九:加味太乙膏

药方名称加味太乙膏

处方麻油24两,乱发1大团(黑润者佳),蓖麻子200粒(去壳,捣碎),大生地4两(切片),黑玄参3两,大黄(切片)3两,全当归3两,赤芍2两,白芷2两,肉桂(去尽粗皮,切碎)2两,明松香1斤(捣碎,入大葱管内,以线缚好,放碗内,隔汤蒸化,取出候冷,去葱研细8两),真黄丹20两(其色黄者为真,水飞晒干,炒黑色10两),滴乳香(箬上烘去油,研细)2两,真没药2两(箬上焙去油,研细)。

制法先将麻油煎滚,零入乱发,以桃柳枝不住手搅,令发熔化,再入蓖麻子煎枯,再入生地、大黄当归赤芍白芷肉桂,慢火煎熬,至药色枯黑,滤去渣,慢火熬浓,方入松香、黄丹、乳香没药收之成膏,欲软硬得所,滴水成珠为度,夏天宜略老,冬天宜略嫩。膏藏瓷器中。

功能主治一切肿毒,已溃未溃,跌打损伤,风湿气痛。

用法用量旋用旋摊,外贴。

摘录《冯氏锦囊·外科》卷十九

景岳全书》卷六十四:加味太乙膏

药方名称加味太乙膏

处方当归2两,生地黄2两,芍药2两,玄参2两,大黄2两,甘草4两。

制法麻油2斤煎丹收膏。

功能主治一切疮疡。

用法用量《灵验良方汇编》有白芷

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猜你喜欢

  • 温胃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温胃汤药方名称温胃汤处方附子当归厚朴人参橘皮芍药甘草各3克干姜4克 蜀椒2克制法上九味哎咀。功能主治治胃寒气逆,腹胀咳嗽,食欲不振。用法用量以水900毫升,煮取500毫升,分二

  • 和经汤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和经汤药方名称和经汤处方白芍36克当归(酒洗)熟地茯神黄芩香附白术各30克川芎酸枣仁蒲黄(炒)白芷各27克阿胶陈皮(去白)各24克 小茴香甘草(炙)各3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

  • 萝卜茶

    药方名称萝卜茶处方辣萝卜4两。功能主治肺热,为风寒所束,咽痛干嗽者。用法用量上切细丝,盛碗内放壶口上熏热,白糖1两为引,滚水冲服。摘录《医门八法》卷二

  • 没药降圣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没药降圣丹药方名称没药降圣丹处方自然铜(火煅.醋淬十二次.研末水飞过.焙)、川乌头(生.去皮.脐)、骨碎补(去毛)、白芍药、没药(别研)、乳香(别研)、当归(洗.焙

  • 当归导滞汤

    《玉机微义》卷十七:当归导滞汤药方名称当归导滞汤处方大黄当归各等分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跌扑损伤,瘀血内停,胸腹胀满,或大便不通,或喘咳吐血。用法用量每用15~30克,水煎服。摘录《玉机微义》卷十七

  • 苦茶散

    药方名称苦茶散处方茗。功能主治非中冷,又非中风,由胸膈中痰厥气上冲所致的卒头痛如破。用法用量煮茗作饮2-3升许,适冷暖饮2升,须臾即吐,吐毕又饮,如此数过,剧者须吐胆乃止。不损人而渴则愈。各家论述《千

  • 矾朱散

    药方名称矾朱散处方郁金7钱,白矾3钱,朱砂(水飞)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癫痫。用法用量每服1钱,薄荷汤调下。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二

  • 滋阴抑火汤

    药方名称滋阴抑火汤处方当归9克知母麦门冬天门冬地骨皮丹皮各6克 枣仁柴胡天花粉人参各3克功能主治治血虚火盛,朝凉晚热,精神减少,睡卧不安者。用法用量上药加灯心30茎,水煎,空腹时服。摘录《丹台玉案》卷

  • 家秘丸

    药方名称家秘丸处方光橘叶(即十大功劳,又名八角茶,剪去刺,以醇酒拌,9蒸晒,再去叶中筋,晒干为末)1,元参4两。制法上研细末,水泛为丸。功能主治麻疯病愈后。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汤送下。摘录《中国麻风病

  • 避疫汤

    药方名称避疫汤处方苍术3钱3分3厘,川芎8钱5分,干葛1钱3分6厘,甘草1钱6分6厘。功能主治时疫不染,已病者愈,未病者不染。主用法用量加姜3片,连须葱头3个,水2碗,煎8分,空心服。摘录《仙拈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