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地黄粥

地黄粥

寿亲养老新书》卷四:地黄粥

药方名称地黄粥

处方地黄150克(捣,绞取汁60毫升)生姜(捣,绞取汁40毫升)粳米(净淘)100克

功能主治主产后恶露不行。

用法用量先将粳米煮粥,临熟下地黄生姜汁,搅匀,空腹食之。

摘录寿亲养老新书》卷四

脚气治法总要》卷下:地黄粥

药方名称地黄粥

处方肥好地黄4两。

功能主治补虚。主脚气。

用法用量取汁去滓,作粥,候粥半熟,即以绵裹椒100粒,生姜1片投粥中,候熟出之,再以羊肾1具(去脂膜),细切如韭叶大,入粥中同煮熟,加盐适量食之。

摘录脚气治法总要》卷下

圣济总录》卷一九○:地黄粥

药方名称地黄粥

处方地黄汁2合,粟米1合,粳米1合,诃黎勒(炮,去核,为末)半两,盐花少许。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不调。

用法用量以水3升,先煮2米将熟,次入诃黎勒末、地黄汁、盐花搅匀,煮令稀稠得所,分2次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圣惠》卷九十七:地黄粥

药方名称地黄粥

处方地黄汁3合,粳米1合,好酥半两。

功能主治骨蒸劳瘦,日晚寒热,咳嗽唾血。

用法用量以水1大盏,先煮米欲熟,加地黄汁,次下酥,候粥熟,温食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医方类聚》卷二三八引《食医心鉴》:地黄粥

药方名称地黄粥

处方地黄汁3合,生姜1两(取汁),粳米3合。

功能主治初产腹中瘀血,及瘕血结痛,虚损无力。

用法用量粳米煮粥,临熟下地黄生姜汁,搅令匀,空心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三八引《食医心鉴》

《圣惠》卷九十七:地黄粥

药方名称地黄粥

别名生地黄粥、生地粥

处方地黄汁3合,糯米3合。

功能主治妊娠漏胎,胞干胎死。虚荣瘦弱,骨蒸,寒热往来,咳嗽唾血。

用法用量生地黄粥(《圣济总录》卷一九○)、生地粥(《病机沙篆》)。

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医学入门》卷三:地黄粥

药方名称地黄粥

处方生地不拘多少。

制法上捣自然汁,浸粳米渗透,晒极干,再没再晒3次。

功能主治降心火,凉肝血。主血热入肝,睡起目赤肿,良久无事者。

用法用量每用瓷器煎汤1升令沸,入前米1合熬成稀粥,空腹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三

《臞仙活人方》:地黄粥

药方名称地黄粥

处方地黄(切)2合。

功能主治和血生精。滋阴润肺。主老人血燥,大便秘结。

吐血。

用法用量候汤沸,与米同入罐中煮之,候熟,以酥2合,蜜1合,同炒香入内,再煮熟食之。

摘录《臞仙活人方》

猜你喜欢

  • 化肾汤

    药方名称化肾汤处方熟地2两,肉桂2钱。功能主治关格。上吐下结,气逆不顺,饮食不得入,溲溺不得出,腹中作疼,手按之少可。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五

  • 瓜蒌托里散

    药方名称瓜蒌托里散处方黄瓜蒌1个(杵碎),忍冬藤1两,乳香1两,苏木5钱,没药3钱,甘草1钱。制法用酒3碗,煎2碗,空心、日午、临睡分3服。或以此为末,酒糊丸,弹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疮疡未成易消,

  • 龙脑粉

    药方名称龙脑粉处方龙脑1钱,粟米粉5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痱疮痒痛。用法用量先用枣叶汤洗,后用绵搵扑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八

  • 立应丸

    《儒门事亲》卷十五:立应丸药方名称立应丸处方干姜(炮,另末)30克百草霜30克巴豆(连皮,炒用)30克杏仁(同巴豆和皮炒黑色,杵为泥后,入霜研用)30克制法上药用黄蜡120克,熔开蜡,次入前四味,用铁

  • 对星香散

    药方名称对星香散处方牛胆南星24克木香3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化痰利气。主中风体肥痰盛,口不渴者。用法用量每服10克,加生姜10片,用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温服。备注方中南星能祛风定惊,燥湿

  • 加味化坚汤

    药方名称加味化坚汤处方桃仁9克,杏仁9克,橘皮9克,丹皮9克,桂枝9克,甘草6克,醋30克,大黄10克,蜜(冲服)30克。功能主治破血软坚,理气行滞。主血瘀凝滞。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

  • 橐龠丸

    药方名称橐龠丸处方硫黄1两,水银1两(2味同研,结成砂子),木香半两,当归半两,肉桂(去粗皮)半两,藿香叶半两,大黄(湿纸裹,连灰火内煨熟,去纸)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两作10丸。

  • 野蔷薇露

    药方名称野蔷薇露处方野蔷薇花瓣500克功能主治宣郁解热。治口疮、口糜。用法用量用蒸气蒸馏法,每500克吊成1.5千克。每用120克,隔水温服,小儿酌减,外用漱洗。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 茯苓四逆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茯苓四逆汤药方名称茯苓四逆汤处方茯苓(去皮.四钱)人参(去芦.一钱半)干姜(炮.一钱半)甘草(炙.三钱)附子(去皮生用.一个.切作八片.只用一片)功能主治治伤寒汗下之

  • 女金丸

    药方名称女金丸处方当归140g白芍70g川芎70g 熟地黄70g党参55g白术(炒)70g茯苓70g甘草70g肉桂70g 益母草200g牡丹皮70g没药(制)70g延胡索(醋制)70g藁本70g白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