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地龙丸

地龙丸

《圣惠》卷三十三:地龙丸

药方名称地龙丸

处方地龙1分(末),麝香1分。

制法上为细末,以黄蜡消汁,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牙疼。

用法用量每用1丸,纳于蚛孔中。咽津无妨。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普济方》卷一一○引《卫生宝鉴》:地龙丸

药方名称地龙丸

处方全蝎1两、地龙(去土)1两,蛇蜕(酒炒)1两,香附子1两,防风1两,胡麻子(别研)1两,川乌(去皮尖)2两,蚕沙2两,荆芥2两,苍术2两半(米泔水浸)。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大风,一切风毒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20丸至30丸,茶、酒任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引《卫生宝鉴

《朱氏集验方》卷一:地龙丸

药方名称地龙丸

处方川楝子肉1两(用巴豆炒,不用巴豆),全蝎2钱,好面1两,破故纸3钱(用斑鳌炒,不用斑螫),茴香2钱半(用黑牵牛1钱炒,不用黑牵牛),胡芦巴2钱半(用海金沙1钱炒,不用海金沙),自然铜半两(煅,醋淬),水蛭2条(麝香炒),败龟半两,石薛荔半两(用盐、醋浸1时,焙),无名异4钱(炒),槟榔3钱(不见火),天竺黄半两,红曲半两(瓦上焙),穿山甲4钱(炒),地龙3线(去土,炒),古钱12个(用砂锅子盛,炉内煅成汁,醋淬)。

制法上为细末,将乳香1钱、没药1钱、麝香1钱、辰砂半两为衣,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毒脚气,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温酒吞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地龙丸

药方名称地龙丸

处方地龙(去土)1两,牵牛子(半生半炒)1两,苦参1两,乌头(生,去皮尖)4两。

制法上为末,醋煮稀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气壅滞,大肠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15丸至20丸,空心、夜卧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圣济总录》卷十:地龙丸

药方名称地龙丸

处方地龙(炒)1分,甜瓜子(炒)半两,自然铜(烧,醋淬,研)2两,乳香(研)1钱,骨碎补半两,赤芍药半两,五灵脂半两,当归(切,炒)半两,没药(研)1分。

制法上除研者外,为细末,再和匀,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邪外袭,身体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临卧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

猜你喜欢

  • 加味清热消痈汤

    药方名称加味清热消痈汤处方金银花1两,连翘4钱,野菊花3钱,赤芍药3钱,黄芩3钱,公英1两,白芷3钱,天花粉3钱,木通2钱,陈皮2钱,生甘草1钱,炒山甲2钱,炒皂刺2钱。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痈。主

  • 颠茄浸膏

    药方名称颠茄浸膏来源为颠茄草经加工制成的浸膏。性状为灰绿色的粉末。炮制取颠茄草粗粉1000g,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85%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以每分钟1~3ml的速度缓

  • 胆道蛔虫汤

    药方名称胆道蛔虫汤处方木香15克槟榔30克大黄9克使君子苦楝皮各15克厚朴9克延胡索15克功能主治驱蛔止痛。主胆道蛔虫症。摘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引遵义医学院方

  • 加味芦荟丸

    药方名称加味芦荟丸处方银柴胡16两,君子肉16两,黄连8两,胡连8两,芦荟2两,胆草16两,麦芽(炒)16两,三棱(炒)16两,阿魏4两,莪术(炙)16两,全蝎8两,芜荑16两,鸡内金(炒)32两,橘

  • 伏翼粪丸

    药方名称伏翼粪丸处方伏翼粪4两(微炒),斑蝥3分(去头足翅,以糯米拌炒令米黄),皂荚子1两(炒黄)。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一切瘘疮。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以皂荚白皮(涂醋炙微黄)捣

  • 火毒加味四物汤

    药方名称火毒加味四物汤处方生地、川芎、白芍、当归、柴胡、黄芩、葛根、红花、牛蒡、连翘。功能主治疹既出时,其色紫红,干燥晦暗,乃火盛也。摘录《治疹全书》卷中

  • 梅核气汤

    药方名称梅核气汤处方香附子12克,青皮12克,陈皮12克,木香12克,郁金9克,乌药9克,苏梗12克,厚朴花9克,制半夏9克,山豆根9克,射干9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行气化瘀,清咽利膈。主痰湿中阻,痰

  • 补中益气加减汤

    《不知医必要》卷二:补中益气加减汤药方名称补中益气加减汤处方炙耆1钱5分,党参(去芦,米炒)1钱5分,归身1钱5分,白术(饭蒸)1钱5分,天麻1钱5分,钩藤1钱5分,陈皮7分,炙草6分。功能主治气虚眩

  • 酒煮鳗鲡鱼

    药方名称酒煮鳗鲡鱼处方鳗鲡鱼2斤(锉作段子)。功能主治骨蒸劳瘦,及肠风下虫。用法用量上入铛内。以酒3大盏,熟煮,入盐、醋食之。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 吹消散

    药方名称吹消散处方乳香、麝香、蟾酥、辰砂、儿茶、没药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一切肿毒。用法用量用1分于膏上贴之。摘录《串雅内编》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