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姜术汤

姜术汤

《仁斋直指)卷十一:姜术汤

药方名称姜术汤

处方白姜(生)白术茯苓半夏曲各15克 辣桂甘草(炙)各0.3克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治痰饮内停,心悸怔忡。

用法用量每服9克,姜、枣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十一

御药院方》卷二:姜术汤

药方名称姜术汤

处方川姜(炮)1两,白术(炒)1两,茯苓1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温和中外,退除寒湿。主阳虚里寒,外挟风冷,头痛恶风,战栗多汗;风湿相搏,身体疼痛,腰背强直,转侧不能;又疗食寒饮冷,内伤脾胃,呕逆吐痰,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御药院方》卷二

圣济总录》卷二十八:姜术汤

药方名称姜术汤

处方干姜1两,白术1两,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脐皮)半两,甘草(炙)半两,防风(去叉)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时行及伤寒后虚惫,发即闭眼合面者,柔痓之候也,手足厥冷,筋脉急强,汗出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八

《直指》卷十一:姜术汤

药方名称姜术汤

处方白姜(生)半两,白术半两,茯苓半两,半夏曲半两,辣桂1分,甘草(炙)1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虚证,停饮怔忪。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十一

猜你喜欢

  • 导赤地榆汤

    药方名称导赤地榆汤处方地榆1钱半,当归身(酒洗)1钱半,赤芍药(炒)1钱,黄连(酒炒)1钱,黄芩(酒炒)1钱,槐花(炒)1钱,阿胶珠8分,荆芥穗8分,甘草(炙)5分。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赤痢及血痢。

  • 八叶汤

    《外科集腋》卷四:八叶汤药方名称八叶汤处方扁柏叶、青蒿叶、蓖麻叶、金银叶、桃叶、柳叶、槐叶、艾叶各等分。功能主治阴 (匿虫)。用法用量煎汤熏洗。摘录《外科集腋》卷四《三因》卷十五:八叶汤药方名称八叶汤

  • 两宜汤

    《辨证录》卷七:两宜汤药方名称两宜汤处方茯苓5钱,白术1两,薏仁5钱,柴胡5分,龙胆草1钱,茵陈1钱,郁李仁5分。功能主治心惊胆战,面目俱黄,小水不利,皮肤瘦削。用法用量水煎服。2剂轻,4剂又轻,10

  • 明目地黄丸

    《中国药典》:明目地黄丸药方名称明目地黄丸处方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枸杞子60g菊花60g当归60g白芍60g蒺藜60g石决明(煅)80g性状为黑褐

  • 午时茶颗粒

    药方名称午时茶颗粒处方苍术30g柴胡30g羌活30g防风30g白芷30g川芎30g 广藿香30g前胡30g连翘30g陈皮30g山楂30g枳实30g麦芽(炒)45g甘草30g桔梗45g 六神曲(炒)30

  • 保和益元散

    药方名称保和益元散处方糯稻1升。制法上炒出白花,去壳,再加生姜汁拌湿,再炒为末。功能主治噤口痢。用法用量每服1钱5分,白汤调下。摘录《古方汇精》卷一

  • 消瘤二反膏

    药方名称消瘤二反膏处方甘草大戟芫花甘遂功能主治治瘿瘤,瘰疬,结核。用法用量先用甘草煎浓膏,笔蘸涂瘤四围,待干再涂,凡三次。次以大戟、芫花、甘遂等分为末,以醋调,另用笔蘸药涂其中,不得近着甘草处。次日则

  • 集芳散

    药方名称集芳散处方官白芷3钱,川芎3钱,藿香3钱,木香3钱,防风3钱,甘草3钱5分,葱1大把。功能主治一切溃烂痈疽。用法用量水煎洗。摘录《外科证治全书》卷五

  • 煎猪肪方

    药方名称煎猪肪方处方不中水猪肪1大升,葱白1茎。功能主治大虚羸,困极。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寿亲养老》引作“煎猪脂方”,《普济方》引作“煎膏”。摘录方出《千金翼》卷十二,名见《圣惠》卷九十七

  • 柴桂地黄汤

    药方名称柴桂地黄汤处方六味地黄汤加柴胡、肉桂。功能主治阴虚感时,寒热如疟,其寒如冰,其热如烙。各家论述以六味补肾,以柴、桂平肝胆之邪。摘录《医级》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