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开胃健脾丸

开胃健脾丸

《中医治法与方剂》:开胃健脾丸

药方名称开胃健脾丸

处方陈皮厚朴(姜汁炒)枳实各150克苍术240克(米泔水泡)

制法丸剂。

功能主治下气消痞。治脾胃不和,脘腹胀满,呕吐吞酸,食欲不振,舌苔厚腻。

用法用量每服3~5克,日服二次,开水送下。

摘录《中医治法与方剂》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开胃健脾丸

药方名称开胃健脾丸

处方白术(炒)320两,厚朴(炙)160两,橘皮160两,枳实160两。

制法上为细末,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开胃健脾,增进饮食。主脾胃不和,胃口不开,饮食无味,呕吐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开水送下,1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昆明方):开胃健脾丸

药方名称开胃健脾丸

处方党参6两,茯苓6两,广陈皮3两,法夏4两,白术8两,砂仁2两,广木香6钱,甘草4两,建莲4两,大枣6两,干姜2两,桔梗3两,淮毛皮5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每服1丸(水丸每服2钱半),幼童减半,用开水送下,早晚各服1次。

注意感冒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昆明方)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重庆方):开胃健脾丸

药方名称开胃健脾丸

处方沙参3两,青皮2两,甘草2两,茯苓3两,泽泻3两,枳实2两,法夏3两,广木香3两,白术3两,砂仁2两,神曲4两,炮干姜5钱,猪芩3两,草蔻仁2两,麦芽2两,橘皮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饮食不思,食物无味,胸满腹胀,呕吐恶心,食后返胀,泄痢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至4钱。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重庆方)

猜你喜欢

  • 绀珠木香槟榔丸

    药方名称绀珠木香槟榔丸处方木香1两,槟榔1两,当归1两,黄连1两,枳壳1两,青皮1两,黄柏1两,黄芩2两,陈皮2两,三棱2两,香附2两,牵牛末2两,莪术4两,大黄4两。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提毒丹

    药方名称提毒丹别名七星丹(《疡医大全》卷七)、八仙丹(《疡医大全》卷七)。处方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6克 元参(瓦上焙脆)前胡(瓦上焙脆)血竭麝香各1.2克 生斑蝥24克(去净头、足、翅,阴阳瓦焙

  • 劫嗽丸

    药方名称劫嗽丸处方诃子仁百药煎荆芥穗等分制法上药共为末,蜜丸。功能主治敛肺止嗽。治久咳气虚,音哑,面目浮肿。用法用量噙化。注意新咳者不宜用。摘录《医方考》卷二

  • 金圣散

    药方名称金圣散处方地胆半两(去翅足头,微炒),滑石1两,朱砂半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肠膀胱气,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苦酒调下,食前服。摘录《普济方》卷二五○

  • 茯苓木通汤

    药方名称茯苓木通汤处方赤茯苓(去黑皮)2两,木通(锉)2两,车前子叶2两,滑石2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伤寒后下焦热,小便不通。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服。摘录《圣济总录

  • 金疮蜜药方

    药方名称金疮蜜药方处方真香油8两,肥当归1两,黄蜡1两,白蜡3两。制法先将油熬开,再入当归炸至枯焦,过灯花棉纸淋净,去滓,再熬开,入二蜡融化,熬15分钟,端下凉透,入罐听用。功能主治化腐生肌,止痛活血

  • 龙脑清膈汤

    药方名称龙脑清膈汤处方黍粘子6两(拣净,炒),荆芥穗4两,鸡苏叶1两半(去土),甘草2两(锉,炒赤色),瓜蒌根2两,桔梗2两(炒黄色),紫苏子(炒)2两,龙脑2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风热,化痰,

  • 马兜铃丸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马兜铃丸药方名称马兜铃丸处方马兜铃1两半,柴胡1两半,茯苓1两半,黑参1两,桔梗1两,细辛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眼痒极难忍,外障。用法用量每服10丸,

  • 醋石榴子方

    药方名称醋石榴子方别名醋石榴丸、酸石榴丸处方酸石榴7颗(去皮,置于盆内,炊饭甑上蒸烂,绞取汁),冬消梨20颗(去皮核,研绞取汁),羌活1两,犀角屑半两,防风1两(去芦头),干薄荷叶1两,茺蔚子半两,白

  • 流气饮子

    《全生指迷方》卷三:流气饮子药方名称流气饮子处方紫苏叶青皮当归(洗)芍药乌药茯苓桔梗半夏(汤洗七遍,焙干,为末,姜汁和,阴干)黄耆枳实(麸炒,去瓤)防风各15克甘草(炙)橘皮(洗)各23克木香7.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