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感应圆

感应圆

药方名称感应圆

处方百草霜(用村庄家锅底上刮得者.细研)称二两,杏仁(拣净者.去双仁者.百四十个.去尖.汤浸一宿.去皮.别研极烂如膏),南木香(去芦头)二两半,丁香(新拣者)一两半,川干姜(炮制)一两,肉豆蔻(去粗皮.用滑皮仁子)二十个,巴豆七十个(去皮.心.膜.研细.出尽油如粉)。

炮制上除巴豆粉、百草霜杏仁三味外,馀四味捣为细末,与前三味同拌,研令细,用好蜡匮和,先将蜡六两熔化作汁,以重绵滤去滓,以好酒一升,于银石器内煮蜡熔,数沸倾出,候酒冷,其蜡自浮,取蜡称用。

凡春夏修合,用清油一两,于铫内熬,令末散香熟,次下酒煮蜡四两,同化作汁,就锅内乘热拌和前项药末;秋冬修和,用清油一两半,同煎煮热作汁,和匮药末成剂,分作小铤子,以油单纸裹,旋圆服饵。

功能主治治虚中积冷,气弱有伤,停积胃,不能转化,或因气伤冷,因饥饱食,醉酒过多,心下坚满,两胁胀痛,心腹大疼,霍乱吐泻,大便频并,后重迟涩,久痢赤白,脓血相杂,米谷不消,愈而复发。

又治中酒呕吐,痰逆恶心,喜睡头旋,胸膈痞闷,四肢倦怠,不欲饮食。

又治妊娠伤冷,新产有伤,若久有积寒吃热药不效者。

又治久病形羸,荏苒岁月,渐致虚弱,面黄肌瘦,饮食或进或退,大便或秘或泄,不拘久新积冷,并悉治之。

又治小儿脾胃虚弱,累有伤滞,粪白臭,下痢水谷,每服五粒黍米大,干姜汤下,不拘时候。

前项疾证,连绵月日,用热药及取转并不成效者。

常服进饮食,消酒毒,令人不中酒。

用法用量旋圆如绿豆大,每服三、五粒,量虚实加减,温水吞下,不拘时候。大病不过三服,便见痊愈。

备注此药温无毒,并不燥热,不损胃气,亦不吐泻,止是磨化积聚,消逐温冷,疗饮食所伤,快三焦滞气。此高殿前家方也。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六味汤

    《外台》卷二十五引《许仁则方》:六味汤药方名称六味汤处方附子(炮)2两,细辛2两,甘草(炙)2两,人参2两,干姜3两,大黄5两。功能主治痢疾,肠胃中冷热不调,病根固结者。用法用量上切。以水7升,煮取2

  • 加减参苓白术丸

    药方名称加减参苓白术丸处方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炙)、黄耆、白芍、官桂、陈皮、山药、莲肉、使君子肉、鳖甲、神曲、夜明砂、龙胆草、天南星各等分。制法荷叶浸水煮糊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疟久成疳,谓之疳

  • 养阴清肺汤

    药方名称养阴清肺汤处方生地6克麦冬3.6克甘草15克 元参4.5克 贝母2.5克(去心)丹皮2.5克薄荷1.5克 炒白芍2.4克药理作用抗白喉杆菌 《福建中医药》1964(5):1~12,实验结果表明

  • 葛根饮

    《外台》卷三引《延年秘录》:葛根饮药方名称葛根饮别名葛根汤处方葛根1两,葱白1握,豉半升,米1合。功能主治热病劳复,身体痛;天行,壮热烦闷。用法用量上先切葛根,以水9升,煮取7升;纳葱白,更煮取4升;

  • 定喘葶苈丸

    药方名称定喘葶苈丸处方葶苈、木香、贝母各等分。制法上为末,蒸饼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鼓胀喘嗽。用法用量煎桑白皮汤送下。或即以4味为末,仍以桑白皮汤送下尤妙。摘录《赤水玄珠》卷五

  • 定魂汤

    药方名称定魂汤处方白芍2两,炒栀子3钱,甘草1钱,半夏3钱,肉桂3分,枳壳1钱。功能主治人中木气之邪,口中大骂,以责自己,口吐顽涎,眼目上视,怒气勃勃,人不可犯。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

  • 知母鳖甲汤

    药方名称知母鳖甲汤处方知母鳖甲(炙)地骨皮各9克常山6克竹叶(切)9克石膏12克(碎)制法上药切碎。功能主治治温疟壮热,不能食。用法用量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次服。注意忌猪肉、苋菜

  • 瓜蒂吹鼻散

    药方名称瓜蒂吹鼻散处方瓜蒂2-7枚,赤小豆2-7粒,秫米2-7粒,丁香2-7粒。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黄疸。面目爪甲皆黄,心膈躁闷。用法用量取如豆大纳鼻中,痛搐之。须臾当出黄汁,或从口中出升余即愈。若

  • 椿皮煎

    药方名称椿皮煎处方生椿皮1升(切)。功能主治瘟疫头痛,壮热初得2-3日者。用法用量上以水2升半煎,每服8合。摘录《松峰说疫》卷五

  • 蓖麻煎丸

    药方名称蓖麻煎丸处方蓖麻子(去皮)10两,黄连(去须)5两(2味细锉,以水1斗同煮令水尽,控干,不用黄连,将蓖麻子细研为膏),九节菖蒲3两,白附子1两。制法上除前膏外,为末,入蓖麻膏中拌匀,炼蜜和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