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木香化滞散

木香化滞散

药方名称木香化滞散

处方木香姜黄青皮(去白)砂仁(去壳)人参槟榔白术各6克 白茯苓(去皮)白檀香各6克白豆藿香橘皮大腹子桔梗各1.5克炙甘草1.2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气滞不行,心腹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稍热服,或食前沸汤点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生冷硬物。

摘录奇效良方》卷四十一

猜你喜欢

  • 枸杞煎

    《博济》卷五:枸杞煎药方名称枸杞煎处方枸杞子不拘多少(去蒂子)。制法上用清水洗净,掏出控干后,入夹布袋子内,于净砧上取自然汁,澄1宿,去其清水,入石器内,慢火煎成膏子,取出,入瓷器内收贮。功能主治明目

  • 瓜蒌枳壳汤

    《万病回春》卷二:瓜蒌枳壳汤药方名称瓜蒌枳壳汤处方瓜蒌(去壳)枳实(麸炒)桔梗抚芎苍术(米泔浸)香附杏仁(去皮、尖)片芩(去朽)贝母(去心)各3克砂仁1.5克陈皮3克木香(另研)1.5克制法上锉一剂。

  • 双和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双和汤药方名称双和汤处方白芍药七两半,当归(洗.酒浸)、黄蓍(蜜炙)、川芎、熟地黄(净洗.酒蒸),各三两;甘草(炙)、肉桂(去皮.不见火),各二两二钱半。上炮制为细

  • 防风芍药甘草汤

    药方名称防风芍药甘草汤处方防风、芍药、甘草。制法上锉。功能主治解痘毒。主小儿痘疮出迟,以身侧出不快,属足少阳经者。用法用量《医学入门》本方用量:防风、芍药、甘草三药各等分。摘录《保婴撮要》卷十七

  • 安胃和脾散

    药方名称安胃和脾散处方净苍术2两(用生姜2两,切作片子,一同捣烂,炒黄色),厚朴(去粗皮,同前治),小枣儿24个(去核,焙干),白术(去芦)半两,白茯苓(去皮)半两,广术(煨,锉)半两,青皮(去白)半

  • 鄂诸小金丹

    药方名称鄂诸小金丹处方晚蚕砂(炒熟)、草乌头(生用)各等分。制法上为未,生地龙为丸,如少则加醋糊为丸。功能主治诸风。用法用量每服4-5丸,白汤送下。多则麻人。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

  • 旱莲膏

    《古今医鉴》卷九:旱莲膏药方名称旱莲膏处方旱莲草8千克(在六月下半月,七月上半月采,不许水洗,扭干取汁,晒五日,不住手搅一午时)真生姜汁500克 蜜500克(和汁同前晒)制法搅至数日,似稀糖成膏,瓷碗

  • 浮麦散

    药方名称浮麦散处方人参2钱,当归1钱5分,熟地黄1钱5分,麻黄根5分,黄连(酒炒)5分,浮小麦1撮。功能主治产后阳虚盗汗。用法用量水1钟半,煎7分服。摘录《竹林女科》卷三

  • 回春泻痢膏

    药方名称回春泻痢膏处方诃子肉4两,粟壳4两,赤石脂4两,煅龙骨2两,乳香5钱,没药5钱。功能主治泻痢。用法用量熬膏贴。冬,加肉蔻仁末。注意初起勿用。摘录《理瀹》

  • 参术姜桂饮

    药方名称参术姜桂饮处方人参5分,白术(炒)6分,干姜(炒)6分,桂6分,茯苓6分,扁豆(姜汁炒)6分,山药(炒)6分,陈皮4分,甘草4分。功能主治小儿久泻,面色赤,身热口渴,属脾胃极虚,阳气外散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