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柴苓汤

柴苓汤

景岳全书》卷五十四:柴苓汤

药方名称柴苓汤

处方白术茯苓泽泻柴胡猪苓黄芩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健脾利湿。主身热,烦渴,泄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四

《扶寿精方》:柴苓汤

药方名称柴苓汤

处方柴胡2钱,黄芩1钱(炒),猪苓8分,泽泻8分,茯苓1钱半,白术1钱,官桂3分,半夏1钱,甘草2分。

功能主治伤寒7-8日,发热泄泻,作渴引饮,烦躁不宁。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2钟,加生姜3片,煎1钟,不拘时候服。

渴甚,去白术半夏,加干葛、芍药各1钱。

摘录《扶寿精方》

《痘科类编》卷三:柴苓汤

药方名称柴苓汤

别名柴芩汤

处方柴胡汤合四苓汤。

功能主治痘疮,风火相搏,喉中痰鸣,目睛上视,面赤引饮,喜居冷处;及邪气并于里,肠胃热甚,传化失常而致痘疮未出而泻利。

用法用量柴芩汤(《痘科金镜赋》卷六)。

摘录《痘科类编》卷三

《丹溪心法附余》卷一:柴苓汤

药方名称柴苓汤

处方柴胡1钱6分,半夏(汤泡7次)7分,黄芩6分,人参6分,甘草6分,白术7分半,猪苓7分半,茯苓7分半,泽泻1钱2分半,桂5分。

功能主治分利阴阳,和解表里。主伤寒、温热病、伤暑、疟疾、痢疾等,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发热,或寒热往来,或泻泄,小便不利者,以及小儿麻疹、痘疮、疝气见有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水2盏,生姜3片,煎至1盏,温服。

临床应用①小儿下利《汉方临床》(1987;9:66):本方治疗20例小儿下利,用药量为:未满7岁者每日3g,7岁以上者每日6g,乳儿每日0.18g,均分3次服用,使用时间为7-14日。结果:显效7例,有效8例,略有效1例,无效2例,恶化1例,效果不明者1例。认为对容易陷于脱水状态的小儿下利,柴苓汤是一种有价值的药剂。②变形性膝关节症《汉方临床》(1987;34:66):用柴苓汤治疗14例伴有膝痛、膝浮肿的变形性膝关节症,每日予柴苓汤9g,分3次服;治疗时间最短者3周,最长者4个月,膝关节浮肿减轻或消失者8例,有效率57%。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一

《得效》卷二:柴苓汤

药方名称柴苓汤

处方柴胡汤合五苓散。

功能主治伤风伤暑疟。

用法用量每服加生姜3片,麦门冬20粒(去心),地骨皮少许,煎,温服。

摘录《得效》卷二

《穷乡便方》:柴苓汤

药方名称柴苓汤

处方半夏1钱,黄芩1钱,赤芍药1钱,人参3分,柴胡8分,泽泻8分,猪苓7分,羌活9分,木通1钱。

功能主治春初发头痛,怯寒潮热,是阳证者。

用法用量生姜3片,煎,半饥服。

摘录《穷乡便方》

慈幼新书》卷九:柴苓汤

药方名称柴苓汤

别名柴芩汤

处方柴胡白术黄芩茯苓猪苓泽泻厚朴甘草人参香薷(暑疟加)。

功能主治疟初发1-2日。

用法用量柴芩汤(《医林绳墨大全》卷一)。《医林绳墨大全》本方用柴胡一钱五分,黄芩一钱,猪苓五分,泽泻五分,白茯苓八分,白术一钱五分,厚朴八分,甘草三分,人参五分(量用),香薷二钱(暑天用,余不用)。水二碗,煎一碗,服一二剂。

摘录慈幼新书》卷九

伤寒大白》卷四:柴苓汤

药方名称柴苓汤

处方柴胡黄芩、广皮、半夏甘草茯苓猪苓

功能主治寒湿伤于少阳,下利,时寒时热,六脉弦大。

用法用量《家秘》有干葛、木通

摘录伤寒大白》卷四

猜你喜欢

  • 七味都气丸

    药方名称七味都气丸来源五味子(制)150g山茱萸(制)200g茯芩150g牡丹皮150g熟地黄400g山药200g泽泻150g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水蜜丸;气微香,味甘、微酸。炮制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

  • 安胎养血益母丸

    药方名称安胎养血益母丸处方益母草1斤(阴干,取净末8两),当归身2两,川芎1两5钱,生地1两5钱,白芍1两5钱,壳砂1两5钱,白术(炒)1两,条芩1两5钱(酒炒),人参(去芦)8钱,阿胶(炒珠)1两。

  • 北庭丸

    药方名称北庭丸处方北庭半两(飞过,煎成霜),附子1两(研为末)。制法上药以生薯蓣于砂盆内研,调前药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凡梦鬼交者,盖由肾气虚,为客邪所乘,入于脏则喜梦,肾既虚不能制于精,因梦感而

  • 枸杞浸酒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枸杞浸酒药方名称枸杞浸酒处方枸杞子(半升) 晚蚕沙(炒.半升) 恶实(炒.一升)苍耳(炒.一升)防风(去叉.二升) 火麻子(炒.二升)茄子根(二斤.洗净切细.蒸一伏时

  • 赤茯苓汤

    《重订严氏济生方》:赤茯苓汤药方名称赤茯苓汤处方木通(去节)赤茯苓(去皮)槟榔生地黄(洗)黄芩赤芍药甘草(炙)麦门冬(去心)各等分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清心利尿。主小肠实热,面赤多汗,小便不利。用法用

  • 化积串

    药方名称化积串处方茶叶4两,罗苏1两(即苏子)。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大便清。用法用量每服1钱5分。摘录《串雅补》卷二

  • 槟连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槟连散药方名称槟连散别名圣效散(《杨氏家藏方》卷十二)。处方槟榔黄连各15克穿山甲(大者,烧存性)10片功能主治主痈疽疮肿,已溃或未溃。用法用量上药为末,以茶清调敷患处;如

  • 坚中丹

    药方名称坚中丹别名坚中丸处方半夏1两,猪苓1两(去皮,别为末)。制法上同炒半夏黄色,却将猪苓末盖半夏,地上以盏合定经宿,去苓只取半夏末之,以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室女白沃。用法用量坚中丸《普济

  • 蛤蚧散

    《博济方》卷二:蛤蚧散药方名称蛤蚧散别名人参蛤蚧散(《卫生宝鉴》卷十二)。处方蛤蚧1对(新好者,用汤洗十遍,慢火内炙令香,研细末)人参茯苓知母贝母(去心,煨过,汤洗)桑白皮各60克甘草150克(炙)大

  • 救暴散

    《鸡峰普济方》卷十:救暴散药方名称救暴散处方真明净乳香1块(皂子大)功能主治治鼻出血。用法用量用倒流水于砚瓦中,以墨同研,约80毫升,碎尽乳香为度,顿服。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鸡峰》卷十:救暴散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