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椒附汤

椒附汤

《百一》卷六:椒附汤

药方名称椒附汤

处方川椒(去目)、干姜(生用)、附子(去皮脐,生用)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骤然腹痛注下,或滑肠频并,多有冷沫。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椒附丸”(见《魏氏家藏方》)。

摘录《百一》卷六

圣济总录》卷一六二:椒附汤

药方名称椒附汤

处方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防风(去叉)1两,桂(去粗皮)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1两,麻黄(去节,煎去沫,焙)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1两,石膏(碎)1两,人参1两半,芍药1两半,当归(切,焙)2两,芎?2两,干姜(炮)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产后中风,手足偏枯,筋脉驰缓,疼痛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入生姜3片,枣1枚(擘),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椒附汤

药方名称椒附汤

处方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200粒,附子(炮裂,去皮脐)1枚,粳米半盏,干姜(炮)半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切)12枚,甘草(炙,锉)1两。

功能主治寒疝。心腹痛不可忍,汗出闷绝。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入生姜半分(切),枣2枚(擘破),煎至1盏,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猜你喜欢

  • 解毒至神汤

    药方名称解毒至神汤处方元参2钱,知母2钱,石膏2钱,连翘2钱,牛蒡子2钱,大黄2钱(生),枳壳1钱,川连6分,甘草8分(生),淡竹叶20片。功能主治漆疮肿腐。用法用量水煎服。如火甚者,加芒硝。摘录《外

  • 芎苏散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芎苏散药方名称芎苏散别名十味芎苏散(《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芎芷香苏散(《证治准绳·伤寒》卷二)。处方川芎6克 苏叶枳壳(麸炒

  • 加减泻青丸

    药方名称加减泻青丸处方防风、龙胆草、山栀、大黄、黄芩、川牛膝。功能主治高血压头痛,气实便结,脉三部弦硬而大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证治新义》

  • 八宝寄秘散

    药方名称八宝寄秘散处方钟乳石3钱,牛黄3钱,麝香6分,冰片6分,蟾酥半分,鸦片半分,珍珠3钱,朱砂3钱。制法上为细末收贮。功能主治一切结毒。用法用量临用时取药1钱,加飞面3钱同拌匀,分作10服。每1服

  • 枳实散

    《太平圣惠方》卷十五:枳实散药方名称枳实散处方枳实30克(麸炒令微黄)人参30克(去芦头)干姜15克(炮制,锉)白术22.5克 桂心22.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桔梗22.5克(去芦头)木香15克

  • 广圣散

    药方名称广圣散处方苍术1斤(米泔水浸4时),川乌半斤(炮),草乌4两(炮),蝎梢2两,地龙2两(去土),天麻3两,细辛3两(去叶),川芎5两,白芷5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一切肿毒,风毒肿,半身不遂

  • 健胃散湿丹

    药方名称健胃散湿丹处方白术5钱,薏仁9钱,芡实5钱,山药3钱,人参3钱,甘草1钱,陈皮1钱,车前子1钱,白芍3钱,白芥子3钱。功能主治去湿。主风湿入于皮肉之内,致患风懿,奄息不知人,不疼不痛,手足不为

  • 虎目汤

    药方名称虎目汤处方好樗根。功能主治便血及脓毒下血,经年瘦者。用法用量樗根即大眼桐,一名虎眼树,一名山椿。虚极人,加人参等分。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八引《仁存方》

  • 八宝汤

    药方名称八宝汤处方当归1两,大黄半两,枳壳3钱,赤芍3钱,木香3钱。功能主治妇人下痢赤白,腹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一九引《仙传济阴方》

  • 黄花散

    《医方类聚》卷八十五引《施圆端效方》:黄花散药方名称黄花散处方新净槐花2两(微炒黄)。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脏毒。大便血,腹痛,至危甚者。用法用量每服2-3钱,温酒调下,1日2次。摘录《医方类聚》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