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甘遂丸

甘遂丸

《圣惠》卷八十八:甘遂丸

药方名称甘遂丸

处方甘遂1分(煨令微黄),雄黄半两(细研),石膏半两(细研,水飞过),牡蛎半两(烧为粉),巴豆半两(去皮心,绢囊盛,于淳酒中煮半日,取出焙干),丹砂半两(细研,水飞过),蕤仁2分(汤浸,去皮研入),麝香1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与巴豆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症瘕,胁下坚硬如石,四肢黄瘦,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粥饮送下,日2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方出《圣惠》卷五十四,名见《圣济总录》卷八十:甘遂丸

药方名称甘遂丸

处方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甘遂1两(煨令微黄),赤茯苓1两,甜葶苈2两(隔纸炒令紫色),瞿麦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气遍身浮肿,皮肤欲裂,心腹气急胀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以温水送下。良久,当利3两行;如不利,即加丸再服,以利即效。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四,名见《圣济总录》卷八十

《外台》卷二十引《古今录验》:甘遂丸

药方名称甘遂丸

处方甘遂2两(熬),葶苈子2两(熬),杏仁50枚(熬),巴豆40枚(去心皮,熬)。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水黄疸,体大如囊,面目皆合,阴肿如斗,正如霜瓜。

用法用量每服3丸,饮送下。当吐。不知,可至5丸。

注意禁野猪肉芦笋

摘录《外台》卷二十引《古今录验》

幼幼新书》卷三十二引《婴孺方》:甘遂丸

药方名称甘遂丸

处方甘遂(炒)3分,芍药3分,杏仁3分,车前子3分,黄芩3分,猪苓3分,葶苈(炒)3分,鳖甲7分(醋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肿满结实,诸治不效。

用法用量竹叶饮送下。2岁5-6丸,日再量之。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二引《婴孺方》

《圣惠》卷九十二:甘遂丸

药方名称甘遂丸

处方甘遂1两(煨令微黄),麝香1分(细研),川大黄1两(锉,微炒),前胡2两(去芦头),黄芩半两,木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阴肿壮热。

用法用量3岁儿,每服3丸,食前以温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甘遂丸

药方名称甘遂丸

处方甘遂(微煨)1两1分,葶苈(隔纸炒)2两,黄连(去须)1两半,天门冬(去心,焙)1两半,苦葫芦1枚(取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妇人水分,四肢浮肿,经水断绝。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空心温酒送下。得水利即疏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圣济总录》卷一七四:甘遂丸

药方名称甘遂丸

处方甘遂,(炒)3分,葶苈(纸上炒)3分,车前子3分,猪苓(去黑皮)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3分,芍药3分,泽漆叶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肿满结实,诸治不愈。

用法用量5-6岁儿每服5丸,竹叶汤送下。以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圣惠》卷五十四:甘遂丸

药方名称甘遂丸

处方甘遂半两(煨令微黄),蒜瓣半两(煨熟,研),黑豆半两(炒熟)。

制法上药除蒜外,捣罗为末,用蒜并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卒身面浮肿,上气喘息。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木通汤送下,日2次。

摘录《圣惠》卷五十四

圣济总录》卷一一六:甘遂丸

药方名称甘遂丸

处方甘遂1两,细辛(去苗叶)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1分,木通(锉)1两1分,干姜(炮裂)1两,吴茱萸(汤浸,焙干,炒)1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枣核大。

功能主治鼻多清涕。

用法用量以绵裹纳鼻中。仰卧即涕出,日3易之,以愈为度。

注意避风。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圣惠》卷五十一:甘遂丸

药方名称甘遂丸

处方甘遂1分(煨微黄),芫花半两(醋拌炒令干),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大戟半两(锉碎,微炒),川芒消1两,贝母1两(煨微黄)桂心1两,乌喙1分(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其杏仁研如膏,与诸药末拌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冷癖饮久不愈,腹胁胀满,不下饮食、四肢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日2次。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

圣济总录》卷七十三:甘遂丸

药方名称甘遂丸

处方甘遂(微炒黄色)1两,芫花(醋炒黄色)1两,桃仁(汤去皮尖双仁,炒黄别研)1两,芎藭1两,当归(切,焙)1两,柴胡(去苗)1两,蜀椒(去闭口及目,炒出汗)1两,吴茱萸(汤淘7遍,焙干,炒)1两,厚朴(去粗皮1两,姜汁炙)1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药除桃仁外,捣罗为末。入桃仁捣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痃气。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腹煎生姜汤送下,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三

普济方》卷五十六引《海上方》:甘遂丸

药方名称甘遂丸

处方甘遂通草细辛附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以白雄犬胆和为丸,如枣核大。绵裹纳鼻中。

功能主治鼻齆,及鼻塞不闻香臭,亦治息肉。

用法用量辛热涕出,4-5次愈。

摘录普济方》卷五十六引《海上方》

《圣惠》卷八十八:甘遂丸

药方名称甘遂丸

处方甘遂1分(煨令微黄),赤芍药半两,黄芩半两,真珠末1分,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巴豆霜半两。

制法上为末,入杏仁巴豆霜,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腹内痞结,乳食不消,心腹刺痛。

用法用量2-3岁儿,每服2丸,空腹以温水送下。以利为效,未利再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猜你喜欢

  • 四顺清凉饮子

    药方名称四顺清凉饮子处方当归身龙胆草(酒洗,炒)黄芩桑皮(蜜制)车前子 生地黄赤芍枳壳各2.4克 炙甘草0.9克 熟大黄防风川芎川黄连(炒)木贼草羌活柴胡各1.8克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治凝脂翳症。生

  • 黑灵药

    药方名称黑灵药处方青果核(煅存性)7钱,冰片3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耳疳、鼻疳、疳疮不收口者。摘录《千金珍秘方选》

  • 鼓腹遇仙丹

    药方名称鼓腹遇仙丹处方白丑头末4两(半生半炒),白槟榔1斤,茵陈5钱,莪术5钱,三棱5钱,牙皂角5钱。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鼓胀。用法用量五更时冷茶送下3钱。行后随以温粥补之,忌食他

  • 柴胡人参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九:柴胡人参汤药方名称柴胡人参汤处方柴胡3钱,人参1钱,麦冬3钱,白芍2钱,鲜生地3钱,阿胶3钱,炙甘草3钱。功能主治热入血室,邪少正虚,夜微烦热者。用法用量水3杯,煎取1杯,顿服

  • 鳖血煎丸

    药方名称鳖血煎丸处方吴茱萸、胡黄连(锉碎,用鳖血浸1宿,同吴茱萸炒令干焦,去茱萸不用)、白芜荑仁、柴胡(去芦)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用豮猪胆汁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小儿诸疳。用法用量每服10

  • 除泡散

    药方名称除泡散处方滑石(飞过)4两,白术1两,白芷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有水泡者,或痘有湿烂流水出。用法用量以银针挑破其痘,令去清水,将此末捻之,内服实浆散。摘录《种痘新书》卷三

  • 十生丹

    药方名称十生丹处方天麻防风(去芦)羌活(去芦)独活(去芦)川乌草乌(去芦)何首乌当归(去芦)海桐皮川芎各等分(俱生用)制法上药研末,蜜为丸,每丸重3克。功能主治治风痹,游走不定,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

  • 濡木饮

    药方名称濡木饮处方白芍1两,熟地5钱,川芎5钱,柴胡5分,香附5分,炒桅子5分,神曲5分,白豆蔻1粒。功能主治肝燥气郁,两胁胀满,皮肤如虫之咬,干呕而不吐酸。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六

  • 决经汤

    药方名称决经汤处方陈皮5分,白茯苓5分,枳壳(麸炒)5分,川芎5分,赤芍5分,苏叶5分,槟榔5分,桔梗5分,白术(蜜炙)5分,半夏(制)5分,当归7分,香附(制)7分,厚朴(姜制)7分,甘草3分,红花

  • 善夺汤

    药方名称善夺汤处方茯苓30克车前子9克白术9克柴胡3克白芍15克陈皮0.9克 金半夏3克功能主治治脾胃气郁,心腹饱满作胀,时或肠鸣,数欲大便,甚则心疼,两胁填实,为呕为吐,或吐痰涎,或呕清水,或泻利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