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疯气膏药

疯气膏药

《墨宝斋集验方》卷上:疯气膏药

药方名称疯气膏药

处方川乌8两,闹洋花8两,川山甲4两,草乌8两,血余4两。

制法上药用香油3斤,春秋浸7日,冬10日,夏3日,用槐柳条不住手搅,火熬枯油至黑色,用棕滤去滓,净油听用;每药油6两,下松香1斤(其松香先日熔化,滤去滓物,待冷打碎,用葱、姜汤拌,晒干),共熬滴水成珠,倒入水缸内,拔去火毒,将瓷物盛了,用清水浸之。

功能主治疯气。

用法用量用时,先用鸽粪、麦麸炒干,将热醋调敷患处,候干,再去前药,贴膏药。

注意贴时勿见火焙。

摘录《墨宝斋集验方》卷上

《墨宝斋集验方》卷上:疯气膏药

药方名称疯气膏药

处方乱头发(洗净,晒干)半斤,地骨皮1两,寻风藤1两,当归1两,黄蜡2两,五加皮4两,防风1两,黄柏(去皮)4两,独活1两,木鳖子(去壳)1两,姜汁半斤,葱汁半斤。

先将松香2斤下锅熬化,将棕2斤滤去滓,将清水浸之;然后将麻油2斤下锅熬,就下前粗药、葱姜汁入内,武火熬,各药将枯,再加端午日采百草入内共熬枯,将棕滤去药滓;再将锅抹净,复下药油入锅内,慢火熬,再下松香、黄蜡,滴水成珠,然后下百草霜半斤,细下入锅,收水气(将百草霜预先研极细,筛去粗者,然后下入药油内),候膏成住火,慢下细药。

儿茶5钱,樟脑1钱,乳香(箬去油,碾)1两(研),没药(箬去油,研)1两,龙骨3钱,轻粉3钱,血竭1两,麝香5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俟住火,将冷方渐下,不住手搅匀,将冷水浸之。

功能主治疯气。

用法用量听用。

摘录《墨宝斋集验方》卷上

猜你喜欢

  • 阿伽陀药

    药方名称阿伽陀药处方紫檀5两,小柏5两,茜根5两,郁金5两,胡椒5两。制法上为末,水和,入臼中,更捣一万杵为丸,阴干。功能主治久服益人神色,无诸病。主诸种病。先吐血,后嗽血。用法用量用时,以水磨而用之

  • 白及肺

    药方名称白及肺处方白叶猪肺1具,白及片1两。功能主治肺痿肺烂。用法用量猪肺挑去血筋血膜,洗净,同白及入瓦罐,加酒淡煮熟,食肺饮汤;或稍用盐亦可,或将肺蘸白及末食更好。摘录《喉科心法》卷下

  • 善泄汤

    药方名称善泄汤处方熟地30克山茱萸15克玄参30克荆芥9克牛膝9克 炒枣仁9克沙参9克 贝母3克 丹皮6克功能主治滋阴益肺。治肺郁。咳嗽气逆,心胁胀满,痛引小腹,身不能反侧,舌干咽燥,喘不能卧,吐痰稠

  • 厚朴煮散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厚朴煮散药方名称厚朴煮散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高良姜1两,白术1两,干木瓜(锉)1两,人参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肉豆蔻(煨,去壳)2枚,甘草(炙,锉)半两,

  • 兜涩固精丸

    药方名称兜涩固精丸处方白术4两,人参2两5钱,茯苓2两5钱,半夏2两,远志肉1两,肉果(面煨)1两,补骨脂(盐水炒)1两,赤石脂(醋煅)1两,五味子(焙)5钱,益智仁(盐炒)5钱。制法上为末,炒莲肉粉

  • 滋阴地黄丸

    《赤水玄珠》卷二十六:滋阴地黄丸药方名称滋阴地黄丸处方熟地黄30克 白茯苓12克山茱萸15克甘菊12克牡丹皮12克何首乌(黑豆蒸三次)黄柏各12克制法上药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治肾阴

  • 金绵膏

    药方名称金绵膏处方楸叶5斤(如,无即用楸白皮,锉),马齿苋2斤(去根,切)。制法上以水5升,熬至1升,去滓,入锅内,以柳枝搅,熬如饧,盛在瓷器内。功能主治发背。用法用量先以荆芥汤洗疮,次用鸡翎扫药于疮

  • 茯苓利膈汤

    药方名称茯苓利膈汤处方茯苓1两,牛蒡子2两(炒香),荆芥穗1两,桔梗1两(微炒),甘草半两(炙紫色)。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伤寒。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6分,去滓温服,1日2-3服

  • 开板丹

    药方名称开板丹处方黄丹(飞过)1两,黄蜡1两,乳香1钱,没药1钱,杏仁(去皮尖)8个,巴豆(去油)8个。制法上将4味为细末,将黄蜡熔开后,将末药同蜡拌匀,调冷成块,为丸如黄豆大。功能主治小儿痢疾。用法

  • 川乌丸

    《朱氏集验方》卷三:川乌丸药方名称川乌丸处方川乌、当归、杜仲、骨碎补、五灵脂各等分。制法酒糊为丸。功能主治男女腰脚滞重。用法用量空心酒送下。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三方出《圣惠》卷十九,名见《普济方》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