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百花膏

百花膏

《重订严氏济生方》:百花膏

药方名称百花膏

处方款冬花百合(蒸,焙)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治喘嗽不已,或痰中带血。(咳嗽、痰血)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临卧细嚼,姜汁咽下或噙化。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普济方》卷三二二:百花膏

药方名称百花膏

处方熟干地黄4两,生干地黄4两,川芎4两,白茯苓4两,马鞭草4两,荆芥4两,官桂2两,白芍药2两,当归2两,枳壳2两,牡丹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因失血后气弱,或产后虚羸。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百花散”。

摘录普济方》卷三二二

普济方》卷四○四:百花膏

药方名称百花膏

处方白蜜不拘多少。

制法涂于疮上。或用羊筒骨髓1两,炼入蜜滚2-3沸,入轻粉少许,研成膏,瓷盒内盛之。

功能主治痘痂易落,且无疤痕,亦不臭秽。主痘疮痒甚,误搔成疮,及疮痂欲落不落者。

用法用量涂于疮上。

摘录普济方》卷四○四

《百一》卷十八:百花膏

药方名称百花膏

处方熟干地黄1两,生干地黄1两,川当归1两,川芎1两,白芍药1两,人参1两。

制法上为细末,入生藕自然汁、生姜自然汁、蜜各1盏,同煎数沸,令香熟,入药调成膏,用砂器盛贮。

功能主治妇人因失血后气弱,或产后虚羸。

用法用量每服1匙,用灯心、枣汤化下。

摘录《百一》卷十八

解围元薮》卷四:百花膏

药方名称百花膏

处方透骨草忍冬藤蒲公英鹤虱草、九龙藤、野天麻、旱莲草、半枝莲、地杨梅豨莶草、苍耳草、紫地丁地锦草、旱辣蓼、大小青薄荷叶、灵芝草、鱼腥草、见肿消、血见愁、淡竹叶南天竹、枸杞、头橘树头、枳(木具)叶、五加叶接骨木石楠头、地蜈蚣、篇蓄草、马齿苋、野芥菜、蛇床叶、长青草、慎火草、太湖葱各等分。

制法捣汁,煎加蜜,炼成膏;再加沉香檀香冰片麝香各等分为末入内,收贮于瓷瓶,勿泄气。

功能主治疠风。

用法用量每服1匙,酒下,日3次。

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猜你喜欢

  • 救急稀涎散

    《政和本草》卷十四引孙尚药方:救急稀涎散药方名称救急稀涎散处方皂荚(如猪牙肥实不蛀者,削去黑皮)4挺白矾30克(通莹透明)制法上二味,各为细末,再研极细为散。功能主治开关催吐。治中风闭证,痰涎壅盛,痰

  • 加味消毒犀角饮

    药方名称加味消毒犀角饮处方牛蒡子3两,荆芥穗5钱,甘草1两,防风(去芦)7钱半,川升麻7钱半,犀角3钱,麦门冬(去心)5钱,桔梗5钱。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毒气壅遏,壮热心烦,疮疹出未匀透,口生疮不能吮

  • 遏炎散

    药方名称遏炎散处方熟地1两,玄参5钱,地骨皮5钱,麦冬5钱,北五味子1钱,甘草1钱,贝母5分,炒枣仁5钱。功能主治妇人肾水亏虚,怀孕至三四月,自觉口干舌燥,咽喉微痛,无津以润,以致胎动不安,甚则血流如

  • 斑龙黑白二神丹

    药方名称斑龙黑白二神丹处方鹿茸2两(酥炙),陈皮2两,当归4两(酒洗净),地黄8两(取汁为膏),茯神2两,钟乳粉1两(水飞),人参4两,柏子仁2两,枸杞子2两,麦门冬1两,生地黄、白术2两,沉香5钱。

  • 导赤甘露

    药方名称导赤甘露处方犀角、木通、知母、石斛、银柴、甘草、黄芩、麦冬。功能主治舌菌。摘录《顾氏医径》卷六

  • 牡蛎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牡蛎散药方名称牡蛎散处方黄蓍(去苗.土)、麻黄根(洗)、牡蛎(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各一两。炮制上三味为粗散。功能主治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

  • 人参养荣丸

    药方名称人参养荣丸处方人参100g白术(土炒)100g茯苓75g 炙甘草100g当归100g 熟地黄75g白芍(麸炒)100g 炙黄芪100g陈皮100g远志(制)50g肉桂100g五味子(酒蒸)75

  • 贝母白芷内消散

    药方名称贝母白芷内消散处方大贝母、白芷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乳痈。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酒调下。有郁,加白蒺藜。注意孕妇忌用白芷。摘录《医学从众录》卷八

  • 沉桂芦巴丸

    药方名称沉桂芦巴丸处方川楝8两,芦巴8两,沉香2两,肉桂2两,附子2两,吴萸(滚汤泡,浸7日,逐日换水)2两,巴戟2两,茴香4两。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奔豚,疝气偏坠肿硬,攻疼冷木

  • 缩汗煎

    药方名称缩汗煎处方黄耆(炙)白芍各15克桂枝9克功能主治治自汗,盗汗。用法用量水煎,人酒温服。摘录《仙拈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