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碧玉丸

碧玉丸

《观聚方要补》卷一引《医门秘旨》:碧玉丸

药方名称碧玉丸

处方铜绿3钱,钟乳粉5分。

制法共为末,葱汁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痰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白汤送下。少顷痰吐如涌泉。

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一引《医门秘旨》

《准绳·幼科》卷九:碧玉丸

药方名称碧玉丸

处方青黛2钱半,明白矾(生用)2钱半,天南星(生用)2钱半,滑石2钱半,轻粉50贴,全蝎(去尖毒)15尾,巴豆49粒(去壳膜心,存油。碎切,入乳钵杵极细)。

制法轻粉巴豆外,余5味或晒或焙,为末,仍入前2味,同在乳钵内杵匀,姜汁煮糯米粉为糊,丸如粟壳大。

功能主治痰嗽气喘,胸满,饮食减少,睡不得宁,烦躁有热。

用法用量每服7-11丸,空心用淡姜汤送下;热甚者,薄荷汤送下,或不拘时候。

摘录《准绳·幼科》卷九

鲁府禁方》卷二:碧玉丸

药方名称碧玉丸

处方白矾、枯白矾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稀糊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心胃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4丸,烧酒送下。立止。

摘录鲁府禁方》卷二

猜你喜欢

  • 和胃透肌汤

    药方名称和胃透肌汤处方厚朴、枳壳、广皮、柴胡、葛根、防风。功能主治夏、秋热证之人,内有积热,外冒表邪,又被饮食寒凉抑遏胃阳,阳明邪热不得发越,但头汗,遍身无汗;又有斑痧疫毒,抑遏胃阳,亦不能宣扬外发,

  • 化痞方

    药方名称化痞方处方箱大黄1两,朴消1两,水红花子5钱(即水边大叶蓼子),凤仙花子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痞块。用法用量用白鸭1只,去毛杂,不见水,将药入鸭腹内,线缝之,以无灰酒2斤,共入砂锅内,又以

  • 艾煎茯苓散

    药方名称艾煎茯苓散处方艾,茯苓末1钱。功能主治别处无汗,独心孔1片有汗者。用法用量以艾煎汤,调茯苓末服。各家论述此是心火自旺,膈有停饮,火热蒸其湿饮,故令此处有汗。茯苓甘而淡,甘能养心,淡能渗湿;艾叶

  • 聚珍丸

    《朱氏集验方》卷十:聚珍丸药方名称聚珍丸处方艾煎丸、卷柏丸、茴香丸、乌鸡煎丸、巴戟丸。功能主治妇人小产后虚羸,百节疼痛,不进饮食,百药不效。用法用量上五药合作1药。盐汤、温酒任下,兼服沉香荆芥散。摘录

  • 胶饴汤

    药方名称胶饴汤处方地黄1两,芍药2两,当归1两,干姜2两,黄橘皮1两,川椒1两,甘草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肝气受邪,客乘于心,血涩而变,气不得速行而致肝心痛,腹痛而色苍苍如死灰,终日不得太息,心

  • 解暑神奇丹

    药方名称解暑神奇丹处方香薷2钱,青蒿5钱,石膏1钱,干葛1钱,车前子1钱,茯苓3钱,白术1钱,厚朴1钱,陈皮1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伤暑。用法用量水煎服。注意此方纯是解暑之药,亦因其气壮而用之,气虚人

  • 茜茜糖浆

    药方名称茜茜糖浆处方茜草20克,茵陈20克,淮山药20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清热除湿,活血解毒。主湿热毒邪瘀滞。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服用时加少量白糖),10日为1疗程。摘录陈高材方

  • 地黄酒酥

    药方名称地黄酒酥处方粗肥地黄10石(切,捣取汁3石),麻子1石(捣作末,以地黄汁研取汁2石7斗),杏仁1石(去皮尖双仁,捣作末,以麻子汁研取汁2石5斗).曲末3斗。制法上以地黄等汁浸曲7日,候沸,以米

  • 化铁膏

    药方名称化铁膏处方肥皂4两(熬膏),生姜4两,葱半斤,蒜半斤,皮消半升(化水),大黄末4两(入膏再熬)。功能主治积聚。用法用量《医级》本方用法:先将肥皂熬膏,入消水再熬,次入葱、蒜、生姜,熬至三炷香,

  • 黄连人参膏

    药方名称黄连人参膏处方宣黄连5分或1钱,人参5分或1钱。制法上切碎。功能主治目赤痒痛。用法用量用水1小钟,同浸,饭锅蒸少顷,取出冷定,频点眼角;或于临用时研入冰片少许更妙。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