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羚羊散

羚羊散

《准绳·幼科》卷五:羚羊散

药方名称羚羊散

处方白玉羚羊霜(锐尖处)1两,木通紫草、生地黄、芍药、僵蚕全蝎桔梗橘红甘草、荆齐、防风

功能主治小儿痘至5-6朝,阳明受枭毒之熬铄,筋络不得荣血以滋养,忽然手脚牵缩一团。

摘录《准绳·幼科》卷五

《圣惠》卷二十四:羚羊散

药方名称羚羊散

别名羚羊角

处方羚羊角屑1两,防风3分(去芦头),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白蒺藜半两(微炒,去刺),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玄参1两,乌蛇皮1两(酒浸,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秦艽3分(去苗)。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热,皮肤生(??)(??),痒痛。

用法用量羚羊角散(《普济方》卷一○七)。

摘录《圣惠》卷二十四

医学集成》卷二:羚羊散

药方名称羚羊散

处方羚羊角、生地、元参、麦冬黄芩知母、银花、僵蚕、大力、羌活防风甘草竹叶

功能主治葡萄瘟。身发青紫斑点,状若葡萄

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猜你喜欢

  • 都气丸

    《张氏医通》卷十六:都气丸药方名称都气丸处方熟地黄104克 山萸肉 干山药(微焙)各52克牡丹皮白茯苓(去皮)白泽泻(去毛)各40克五味子30克制法上药七味为末,炼白蜜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肾敛肺

  • 蒜泥拔毒散

    药方名称蒜泥拔毒散处方老蒜2瓣(捣如泥)功能主治拔毒利喉。治喉痹等急喉证。用法用量用梧桐子大许,敷经渠穴,以皮纸包裹微扎,隔10~20小时启视,即起水泡,用针刺破,揩尽毒水。摘录《喉证指南》卷四

  • 加减息奔丸

    药方名称加减息奔丸处方川乌头1钱,干姜1钱半,人参2钱,厚朴8分,黄连1两3钱,紫菀1钱,巴豆霜4分,桂枝3钱,陈皮1钱半,青皮7分,川椒(少去汗)1钱半,红花少许,茯苓1钱半,桔梗1钱,白豆蔻1钱,

  • 六斤丸

    药方名称六斤丸处方木瓜1斤,牛膝1斤,肉苁蓉(去甲膜,洗淡)1斤,明天麻1斤,枸杞子1斤,鹿角胶1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调补;脚气愈后久服可以除根。主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

  • 银锁匙

    药方名称银锁匙处方天花粉24克玄参30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止烦渴,退口烧。治喉风心烦,口干作渴。用法用量每于食后用井花水调服6克。摘录《重楼玉钥》卷上

  • 犀角丸

    药方名称犀角丸处方犀角屑(七钱半)羚羊角屑(七钱半)天麻(七钱半)防风(去芦.七钱半)远志(去心.七钱半)羌活(去芦.七钱半)沙参(去芦.七钱半)茯神(去木.七钱半) 川生麻(七钱半)天门冬(去心.七

  • 沉香饼子

    药方名称沉香饼子处方京三棱、蓬莪术、青皮、陈皮、红豆、诃子(煨)、缩砂仁、半夏、芫花(醋炒)、干姜、槟榔、姜黄、巴豆(和皮)、益智(去皮,为粗末,慢火炒令褐紫色)、桂(去皮)、木香、藿香叶、沉香、硇砂

  • 黑参汤

    《银海精微》卷上:黑参汤药方名称黑参汤处方黑参黄芩生地黄赤芍药菊花青葙子 白蒺藜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清肝滋阴,祛风明目。治肝经凤热上攻,眼目有黑花,状如蝇翅者。现用于玻璃体混浊属于肝经风热者。用法用

  • 纯阳正气丸

    《中国药典》:纯阳正气丸药方名称纯阳正气丸处方广藿香100g半夏(制)100g 青木香100g陈皮100g丁香100g肉桂100g苍术100g白术100g茯苓100g朱砂10g 硝石(精制)10g硼砂

  • 加减人参泻心汤

    药方名称加减人参泻心汤处方人参6克黄连4.5克枳实3克干姜4.5克生姜6克牡蛎6克功能主治治疟伤胃阳,气逆不降,热劫胃液,不饥不饱,不食不便,渴不欲饮,味变酸浊。用法用量用水500毫升,煮取2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