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肠痈溃烂汤

肠痈溃烂汤

药方名称肠痈溃烂汤

处方人参1两,玉米1两,白术1两,山药1两,玄参1两,甘草3钱,金银花4两,山羊血1钱。

功能主治大肠生痈溃烂,右足不能伸,腹中痛甚,便出脓血,肛门如刀之割,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水煎服,服药时冲入山羊血

各家论述治痈疽以扶胃气为第一义,而少加败毒化脓之味,则正气不伤而火毒易散也。此方全在救胃,而败毒祛脓已在其中矣。妙在金银花虽是治毒之品,而仍乃滋阴之药,为疮家夺命之将军,乃至仁至勇之师,又得参、术以助其力,则散毒尤神。山羊血止血消浊,且善通气,引诸药直入痈以解散之,乃向导之智者也。合而治之,则调合有人,抚缓有人,攻剿有人,安得不奏功如神乎?自然胃气大开,化精微而输于大肠也。

摘录《青囊秘传》卷下

猜你喜欢

  • 地仙饮

    药方名称地仙饮别名地仙散处方地骨皮3钱,防风1钱5分,薄荷1钱,甘草1钱,乌梅肉8分。功能主治退热。主潮热。用法用量地仙散(《不居集》下集卷一)。摘录《玉案》卷三

  • 宽膈散

    药方名称宽膈散处方山栀仁(炒黑)1钱半,川芎1钱半,枳实1钱半,桔梗7分,甘草5分。功能主治胸满。用法用量上加生姜,水煎服。摘录《仙拈集》卷二

  • 大诃黎勒丸

    药方名称大诃黎勒丸处方诃黎勒皮4两,藿香2两,肉豆蔻8颗。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栗大。功能主治老人、小儿吐泻胃逆,心腹胀满,霍乱恐迫。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饮服,不拘时候。小儿量岁1丸,分3-4服,

  • 草豆蔻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草豆蔻散药方名称草豆蔻散处方草豆蔻(去皮)一斤,生姜(切作片)二斤,甘草八两。炮制上件拌匀,入于银器内,用水过三指许,以慢火熬令水尽,焙令干,杵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

  • 丁蔻理中丸

    药方名称丁蔻理中丸处方党参3两,焦术3两,炙甘草3两,干姜3两,白豆蔻1两,公丁香1两。制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脾胃虚寒,胸膈满闷,腹胁胀痛。用法用量每服2至3钱,开水送下,每日2次

  • 附子当归丸

    药方名称附子当归丸处方当归3两,芍药2两,附子1两,白术1两。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风冷在肠胃,下血,手足冷而脉微小。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未效,加至50丸。摘录

  • 四柴胡饮

    药方名称四柴胡饮处方柴胡3~9克 炙甘草3克生姜3~7片当归6~9克(泻者少用)人参6~9克或15~21克功能主治扶正解表。治元气不足,或忍饥劳倦,而外感风寒,或六脉紧数微细,正不胜邪者。用法用量用水

  • 苍独肾着汤

    药方名称苍独肾着汤处方白术、白茯苓、干葛、苍术、独活、防风。功能主治大阴经风湿腰痛,腰以下如横木居其中者。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 鼓皮醋涂方

    药方名称鼓皮醋涂方处方鼓皮手许大。制法上以酽醋渍1宿。取汁涂之;或烧为灰,细研。功能主治月蚀疮。用法用量以面脂和敷之。摘录方出《圣惠》卷六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 苍术半夏丸

    《医统》卷六十引《医学集成》:苍术半夏丸药方名称苍术半夏丸处方苍术、半夏、南星、黄柏(炒)、山楂、白芷、神曲、昆布、滑石、吴茱萸各等分。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湿热疝痛。用法用量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