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芍药地黄汤

芍药地黄汤

药方名称芍药地黄汤

别名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

处方芍药12克地黄30克 丹皮9克犀角屑3克

制法上四味,切。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治热盛动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者;蓄血发热,漱水不欲咽,腹不满,但自觉痞满,大便黑而易解者,热扰心营,神昏谵语,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者。现用于急性出血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黄色肝萎缩、猕漫性血管内凝血、尿毒症、急性白血病、斑疹伤寒、败血症、疔疮肿痛等属热入营血者。

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200毫升,一日二次。

有热如狂者,加黄芩6克。

备注方中犀角清营凉血,清热解毒为君;生地清热凉血,滋养阴液为臣;芍药和营泄热,丹皮泄血分伏热,凉血散瘀,共为佐、使。四药相合,清热之中兼以养阴,凉血之中兼以散瘀,故为治疗热入血分之要方。

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引《小品方

猜你喜欢

  • 二黄枯痔钉

    药方名称二黄枯痔钉处方黄柏30克大黄30克白及9克制法上三药,磨成极细粉末。加人适量开水搅匀,在玻璃板上,用手工搓成头尖底大钉状药条,长约3~4厘米,底面直径1~2毫米。阴干装瓶密封,高压消毒。功能主

  • 点眼药

    《何氏济生论》卷六:点眼药药方名称点眼药处方炉甘石3钱,新珠子7分,硼砂7分,朱砂5分,麝香2分,琥珀5分,真蟾酥(烘去油)1分,儿茶(烘去油)3分,冰片1分,磁石粉5分(人乳、黄连汁煅淬7次)。制法

  • 半夏橘皮饮

    药方名称半夏橘皮饮处方半夏(洗去滑,焙)3分,陈橘皮(去白,焙)3分,甘草(炙)3分,桂(去粗皮)3分,人参1两1分,大腹1枚(锉)。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脾胃虚寒痰盛,呕吐不食。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

  • 六味解毒汤

    药方名称六味解毒汤处方忍冬、土茯苓、木通、川芎、大黄、甘草。功能主治霉疮生于两胯合缝间,其始鼠鼷核起,如疮而渐渐大,结肿焮痛,为寒热者。用法用量水5合,煮取2合半,分温3服。摘录《霉疠新书》

  • 布袋丸

    《补要袖珍小儿方论》:布袋丸药方名称布袋丸处方夜明砂芜荑使君子各60克 白茯苓白术人参甘草芦荟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驱蛔消疳,补养脾气。主小儿疳疾,体热面黄,肢瘦腹大,

  • 十将军丸

    药方名称十将军丸处方三棱30克(去毛、土,炮)莪术(生)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30克草果(去壳)60克 川常山60克砂仁槟榔乌梅半夏(汤泡七次)各30克制法上药先将常山、草果二味锉碎,用酒、醋各2

  • 虎胫骨浸酒

    药方名称虎胫骨浸酒处方虎胫骨2斤(炙黄,锉),牛膝2两,芍药3两,防风4两,桂1两。制法上锉,以生绢袋盛。浸于2斗酒内3两宿。功能主治风毒在骨节,疼痛不可忍。用法用量随性饮之。注意忌牛肉、生葱。摘录《

  • 秘传酸枣仁汤

    药方名称秘传酸枣仁汤别名酸枣仁汤(《证治准绳·类方》卷一)。处方酸枣仁(泡,去皮,炒)远志肉(净)黄耆莲肉(去心)罗参当归(酒浸,焙)白茯苓茯神各30克陈皮(净)粉草(炙)各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

  • 薄荷牛蒡汤

    药方名称薄荷牛蒡汤处方薄荷叶12克牛蒡子9克 焦马勃9克 焦栀子9克连翘壳9克 京玄参12克 西赤芍12克板蓝根15克大青叶12克 炒僵蚕9克 玉桔梗6克功能主治主荨麻疹。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皮

  • 桂枝人参黄耆汤

    药方名称桂枝人参黄耆汤处方人参3钱,黄耆3钱(炙),桂枝3钱,甘草2钱(炙),当归3钱,茯苓3钱,丹皮3钱。功能主治痈疽脓泄热退,营卫双虚者。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摘录《四圣心源》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