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葛根散

葛根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麻黄(去根.节)、人参,各半两;肉桂(去粗皮)、甘草(炙),各一分。

炮制上件捣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伤寒,四肢烦热,头疼体痛,心躁口干发渴。

用法用量三岁儿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枣子一枚,同煎至五分,滤去滓,温服,量儿大小加减,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圣惠方》卷十九: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30克(锉)麻黄30克(去根、节)赤芍药30克防风30克(去芦头)黄芩30克 汉防己30克 桂心30克白术30克人参30克(去芦头)独活30克 芎藭30克 川升麻30克牛膝30克(去苗)石膏60克 陈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五加皮30克羚羊角屑30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风痱,言语不清,四肢缓弱,上焦烦壅,心气不利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加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入淡竹沥少许,更煎一二沸,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九

儒门事亲》卷十二: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甘草葛花葛根砂仁贯众各等分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饮酒过度,酒毒内蕴者。

用法用量每次9~15克,水煎,去滓服。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圣惠》卷十五: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锉)1两,赤芍药1两,麻黄(去根节)1两,黄芩1两,石膏1两,大青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时气一日,壮热,心神烦躁,头痛,四肢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热服。药后衣覆取汗。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十一: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黄芩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石膏1两,柴胡1两(去苗),知母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潮热,口干头痛,四肢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圣惠》卷十五: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别名葛根石膏

处方葛根(锉)1两,麦门冬(去心)1两,黄芩1两,川升麻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石膏1两半。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经下后未退,头疼口干,烦躁恍惚。

用法用量葛根石膏汤(《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九: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甘草1两(炙微赤,锉),桂心1两,大青3分,黄芩半两,石膏1两,赤芍药3分,麻黄2两(去根节)。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4日,头重身强,腰脊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

《圣惠》卷九: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3分(锉),石膏1两,柴胡1两(去苗),川升麻3分,知母3分,栀子仁半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6日,心躁烦渴,肢节解痛,小腹急满,阴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

《圣惠》卷八十四: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半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白术半两,半夏1分(汤洗7遍去滑),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桑根白皮半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呕吐,烦渴。

用法用量生姜半枣大,《普济方》作入生姜半片,大枣二枚。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十五: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甘草1分(炙微赤,锉),川大黄半两(炙碎,微炒),麦门冬1两半(去心),人参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四日,胸膈满闷,或时吐逆。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十五: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石膏2两,栀子仁1两,柴胡1两(去苗),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头痛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淡竹叶2-7片,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十五: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半(锉),麻黄1两半(去根节),赤芍药1两,黄芩1两,石膏2两,桂心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三日,头痛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衣覆取汗。

摘录《圣惠》卷十五

幼幼新书》卷十八引《疹痘论》: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别名葛根

处方干葛1两,麻黄1两,石膏2两,黄芩半两,芍药半两,桂枝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解肌发汗。主天行热气,欲发痘疮,作热疼。

用法用量葛根汤(《医统》卷九十一)。

自汗,去麻黄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八引《疹痘论》

《圣惠》卷十五: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锉)1两,麻黄(去根节)1两,犀角屑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2日,头痛背强,心烦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热服。衣覆取汗。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十七: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2两(锉),赤芍药2两,麻黄2两(去根节),白芷1两,柴胡1两(去苗),黄芩1两,石膏2两,桂心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一日,头痛项强,身热如火。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大盏,入葱白5寸,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衣覆取汗。

摘录《圣惠》卷十七

《圣惠》卷十: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锉)半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半两,川大黄(锉碎,微炒)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槟榔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烦躁,干逆。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圣惠》卷十七: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黄芩1两,麻黄2两(去根节),桂心1两,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柴胡1两(去苗),栀子仁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3日,未得汗,壮热烦闷,欲得饮水。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令有汗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七

普济方》卷三○六: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

功能主治熊伤人疮。

用法用量先用烧青布熏疮口,毒出,乃用葛根煮出浓汁洗疮口,1日10次;并捣葛根为散,煮葛根汁服方寸匕,1日5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

《圣惠》卷十七: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3分(锉),麻黄2两(去根节),柴胡1两(去苗),大青半两,葳蕤半两,赤芍药3分,黄芩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1两(去心)。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汗后,余热不解,往来寒热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圣惠》卷七十八: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麻黄1两(去根节),桂心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赤芍药3分,柴胡1两(去苗),细辛3分,石膏2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微香熟)。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伤寒3日以前,头痛恶风,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如人行5-7里再服。以微汗为度。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八十四: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别名葛根

处方葛根半两(锉),麻黄半两(去根节),人参半两(去芦头),甘草1分(炙微赤,锉),桂心1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四肢烦热,心躁,口干多渴。

用法用量葛根汤(《普济方》卷三六九)。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八十四: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分(锉),麦门冬3分(去心),黄芩半两,赤芍药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犀角屑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石膏1两(细研),川升麻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时气头痛,体热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八十四: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半两(锉),黄芩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柴胡半两(去苗),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时气烦渴,腹中痞实。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稍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普济方》卷二○二引《指南方》: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干姜丁香藿香甘草、赤茯苓枇杷叶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霍乱,有热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盏,煎至7分,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引《指南方》

圣济总录》卷二十三: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锉)5两,黄耆(锉)5两,甘草(炙,锉)5两,山栀子仁8两,石膏(碎研)3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退热。主伤寒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新汲水入蜜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圣惠》卷十七: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石膏2两,赤芍药1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甘菊花1两,黄芩1两,防风半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头痛,骨节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4钱,用水1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圣济总录》卷八十七: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锉)3分,黄芩(去黑心)3分,甘草(炙)半两,柴胡(去苗)半两,黄连(去须)半两,牛黄(研)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劳。心神不宁,肌瘦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新汲水半盏调下,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圣惠》卷十八: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川升麻1两,犀角肩1两,知母1两,黄芩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郁金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热病,累经发汗,毒气不尽,攻于头面及身体,发疮如豆,头白根紫,为毒气盛。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鸡子1枚取清,以新汲水半盏,同调药,不拘时候服。

摘录《圣惠》卷十八

《圣惠》卷十六: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锉)1两,猪苓(去黑皮)1两,赤茯苓1两,桂心1两,白术1两,泽泻1两,栝楼根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时气烦渴,饮水即呕吐,心胸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水调下,不拘时候。令极饮水,小便利者,汗出便愈。

摘录《圣惠》卷十六

《圣惠》卷十: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黄芩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柴胡1两(去苗),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犀角屑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热毒在里,谵言妄语,体热心躁。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以通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

圣济总录》卷二十七: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别名葛根

处方葛根(锉)3分,山栀子仁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大黄(锉,醋炒)半两,甘草(炙,锉)半两,朴消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阳毒伤寒,身热如火,头痛燥渴,咽喉干痛。

用法用量葛根汤(《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二)。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圣惠》卷十七: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2两(锉),龙胆半两(去芦头),大青半两,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麻黄1两(去根节),葳蕤1两,赤芍药1两,黄芩1两,石膏2两,川升麻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4日,发汗不愈,身体壮热,心膈烦闷,不得睡卧。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圣惠》卷十一: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甘草3分(炙微赤,锉),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白术1两,黄耆3分(锉),人参1两半(去芦头),赤茯苓3分,麦门冬1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干呕烦热,不纳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频服。

摘录《圣惠》卷十一

《圣惠》卷七十四: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半两,黄芩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葳蕤半两,黄耆(锉)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烦躁口干,四肢热,食少。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竹茹1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圣惠》卷十六: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赤芍药1两,黄芩2两,豉2合,栀子仁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余热不解,头重。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六

《圣惠》卷六十一: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犀角屑半两,葳蕤3分,荠苨2分,赤芍药3分,石膏2两,黄芩1两,甘草半两(生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痈肿及发背,痈疽气痈,脏腑壅滞,口干烦渴,头痛,吃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更煎1-2沸,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圣惠》卷六十一: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甘草半两(生锉),黄耆1两(锉),川升麻1两,栝楼根1两,麦门冬1两(去心),赤芍药1两,黄芩3分,栀子仁1两,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痈肿。热盛口干,烦渴,或时干呕。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圣惠》卷六十一: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锉)1两,麦门冬(去心)1两,红雪1两,犀角屑半两,葳蕤2分,荠苨3分,赤芍药3分,甘草(生锉)3分,石膏3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痈肿乳痈,脏腑壅滞,口干,寒热头痛,呕哕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入竹沥1合,更煎1沸,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圣惠》卷二十二: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羌活3两,干姜1两(炮裂,锉),桂心1两半,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防风3两(去芦头),甘草1两(炙微赤,锉),天麻2两,麻黄2两(去根节),天雄2两(炮裂,去皮脐),牛膝2两(去苗),萆薢2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柔风。筋骨缓慢,脚弱不能行立。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以常有汗为度。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圣惠》卷十九: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麻黄1两(去根节),赤芍药1两,防风1两(去芦头),黄芩1两,汉防己1两,桂心1两,白术1两,人参1两(去芦头),独活1两,芎?1两,川升麻1两,牛膝1两(去苗),石膏2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五加皮1两,羚羊角屑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痱。言语不转,四肢缓弱,上焦烦壅,心气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入淡竹沥1合,更煎1-2沸,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九

猜你喜欢

  • 解疠神丹

    药方名称解疠神丹处方茯苓3钱,白术5钱,薏仁5钱,黄连1钱,玄参1两,金银花3两,柞木枝3钱。功能主治健脾去湿,化毒解酒。主感酒湿之毒而成大麻风者。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10剂,未烂者可愈,已烂者再服2

  • 黄连汤

    《伤寒论》:黄连汤药方名称黄连汤处方黄连9克甘草9克(炙)干姜9克桂枝9克(去皮)人参6克半夏6克(洗)大枣12枚(擘)功能主治平调寒热,和胃降逆。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用法

  • 醋酒白丸子

    药方名称醋酒白丸子处方半夏(洗)3分,人参3分,桔梗4分,附子(炮,去皮脐)4分,干姜4分。制法上为末,以苦酒和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小儿吐利中寒并客忤。用法用量一岁儿每服1丸,日3次。摘录《幼幼新书

  • 关夫子快脾散

    药方名称关夫子快脾散处方厚朴7分,黄连7分,黄芩7分,当归7分,杏仁7分,木香7分,草豆蔻7分,半夏7分,升麻5分,吴萸5分,木通5分,腹皮5分,枳壳5分,甘草7分,柴胡7分,泽泻7分,神曲7分,陈皮

  • 黄芩羌活汤

    药方名称黄芩羌活汤处方防风1钱半,羌活1钱半,黄芩1钱2分,甘草1钱2分。功能主治眉棱骨痛,外挟风寒,内成郁热,有兼痰湿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会约》卷六

  • 桂苓薏羌汤

    药方名称桂苓薏羌汤处方茯苓1两,羌活2钱,薏仁1两,桂枝3分。功能主治太阳痉病。感湿热之气,忽又伤风,口噤不能言,项背几几,脚手挛急,角弓反张。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七

  • 栀子二陈汤

    药方名称栀子二陈汤处方炒栀子1钱,川芎5分,胆星5分,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功能主治刺心嘈杂,干噎。用法用量方中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用量原缺。摘录《活人心统》卷下

  • 截水肿丸

    药方名称截水肿丸处方葶苈子4两(炒)。制法上为末,以红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截水肿。主遍身肿满,手按之仍起者。用法用量《青囊秘传》:泻水,用苦葶苈;清肺热,用甜葶苈。摘录方出《串雅内编》卷一,

  • 辽东都尉所上丸

    药方名称辽东都尉所上丸处方恒山1分,大黄1分,巴豆1分,天雄2枚,苦参3分,白薇3分,干姜3分,人参3分,细辛3分,狼牙3分,龙胆3分,沙参3分,元参3分,丹参3分,芍药5分,附子5分,牛膝5分,茯苓

  • 举肺汤

    《杂病源流犀烛》卷一:举肺汤药方名称举肺汤处方桔梗甘草天冬竹茹阿胶沙参贝母百合功能主治治肺痿久嗽,阴虚内热。寒热往来,气急咳嗽,烦闷多唾,或咳痰带血。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一《嵩崖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