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薄荷散

薄荷散

普济方》卷三六九:薄荷散

药方名称薄荷散

处方薄荷叶1两,蝎1分,天南星半两(灰炒通黄赤色)。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伤风伤寒,肢体壮热,手足冷,呻吟惊悸,睡卧不安。

用法用量周岁儿每服半钱,连根葱白煎汤下,不拘时候。若只伤风,并进2服,立愈。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九

活幼心书》卷下:薄荷散

药方名称薄荷散

处方薄荷(和梗)半两,骨碎补(去毛)半两,甘草2钱半,金罂刺根7钱半。

功能主治阳证脱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入无灰酒1大匙,煎7分,空心温服,或无时。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扁鹊心书·神方》:薄荷散

药方名称薄荷散

处方真薄2两,桔梗3两,防风2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心肺壅热,头目不清,咽喉不利,精神昏浊,小儿膈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灯心煎汤下。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

普济方》卷四○三:薄荷散

药方名称薄荷散

处方薄荷叶1两,麻黄(去节)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痘疹。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四○三

幼幼新书》卷十四引《家宝》:薄荷散

药方名称薄荷散

别名薄荷

处方薄荷半两(去粗梗,取嫩者),羌活1分,全蝎(炒)1分,麻黄(去节)1分,僵蚕(直者,去丝,炒)1分,天竺黄1分,甘草半分(炙),白附子半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婴孩小儿夹食伤寒,又治夹惊伤寒,温壮等。

用法用量薄荷汤(《婴童百问》卷四)。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四引《家宝》

《卫生总微》卷三:薄荷散

药方名称薄荷散

处方薄荷叶1两,藿香叶(去土)1两,荆芥穗1两,甘松(去土)1两,白芷1两,防风(去芦并叉枝)1两,川芎1两,桔梗(去芦)1两,白僵蚕(去丝嘴)1两,甘草(炙)1两,藁本(去土)1两,细辛(去苗)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大能清利头目,止昏眩、聪明耳目。主小儿风热温壮,伤寒伤风、疮疹未辨之间;大人风气不顺,头面风等。

用法用量每服1钱,茶调温服。

摘录《卫生总微》卷三

圣济总录》卷一○四:薄荷散

药方名称薄荷散

处方薄荷叶1两,恶实(微炒)1两,甘菊花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热攻目,昏涩疼痛,旋眩,咽喉壅塞,语声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后、临卧生姜温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圣济总录》卷十六:薄荷散

药方名称薄荷散

处方薄荷叶、甘菊花(择去梗)、甘草(炙,锉)、白芷石膏(碎)、芎?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邪上攻,头目眩运,心膈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荆芥茶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六

普济方》卷三四七:薄荷散

药方名称薄荷散

处方芍药8分,蒲黄4分,延胡索4分,当归6分,荷叶蒂3个(炙)。

功能主治血气烦闷,胁肋胀满及痛。

用法用量以水2升,煎取7合,后入蒲黄,空心分3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七

猜你喜欢

  • 黄精膏

    药方名称黄精膏处方黄精1石。制法去须毛,洗令净洁,打碎,蒸令好熟,压得汁,复煎,去上游水,得1斗,纳干姜末3两,桂心末1两,微火煎之,看色郁郁然欲黄,便去火待冷,盛不津器中。功能主治脱旧皮,颜色变少,

  • 杞菊地黄丸

    《中国药典》:杞菊地黄丸药方名称杞菊地黄丸处方枸杞子40g菊花40g 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微酸

  • 封脐丸

    药方名称封脐丸处方肉豆蔻(面裹煨熟)1钱5分,雄黄末1钱。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黄豆大,晒干。功能主治小儿泻吐。用法用量用1丸醋泡,少时放脐内,以膏贴之。摘录《良朋汇集》卷四

  • 腊茶汤

    药方名称腊茶汤处方腊茶。制法上用为末。功能主治阴囊上疮。用法用量先以甘草煎水洗,后用贴。摘录《普济方》三○一

  • 麟龙丹

    药方名称麟龙丹处方龙骨少许,麒麟竭少许,雄黄(腰黄为佳)少许,银朱少许,滑石、儿茶、梅片。功能主治收口。主外疡毒净后。摘录《疡科纲要》卷下

  • 乾坤一气膏

    药方名称乾坤一气膏处方当归白附子赤芍白芍白芷生地 熟地 川山甲 木鳖肉巴豆仁蓖麻仁三棱蓬术五灵脂续断肉桂玄参各30克乳香没药各36克麝香9克 真阿魏60克(切薄片)制法上药切片,除后四味外,用香油2.

  • 分清止淋丸

    药方名称分清止淋丸处方木通128两,黄芩128两,甘草32两,大黄192两,茯苓64两,黄柏64两,滑石128两,扁蓄64两,泽泻64两,车前子(炒)64两,知母64两,瞿麦64两,生栀仁64两,猪苓

  • 加减乌药顺气饮

    药方名称加减乌药顺气饮处方乌药、防风、枳壳、陈皮、僵蚕、白芷、麻黄(去节)、羌活、半夏、白姜(炮)、甘草、南星。功能主治中风,风痰壅盛。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冯氏锦囊·杂症》卷八

  • 鬼箭羽十味丸

    药方名称鬼箭羽十味丸处方细辛4两,橘皮4两,鬼箭羽(折看之如金黄色者)2两,白术5两,桂心4两,地骨皮4两,蜀漆2两,甘草3两(炙),当归5两,丁香3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疟疾

  • 调中顺气丸

    《医学发明》卷一:调中顺气丸药方名称调中顺气丸处方木香白豆蔻仁青皮(去白)陈皮(去白)京三棱(炮)各30克 大腹子半夏(汤洗七次)各60克 缩砂仁槟榔沉香各15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