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血康口服液

血康口服液

药方名称血康口服液

来源肿节风浸膏粉制成的口服液。

性状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味苦、涩、微甜。

炮制肿节风浸膏粉,加水,加热煮沸溶解,浓缩,冷后加乙醇至含醇量达70%,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水适量,滤过,滤液加入单糖浆和苯甲酸钠适量,加水至规定量,搅匀,灌装,即得。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散结,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皮肤紫斑;原发性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小性紫痕。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ml,每日3~4次;小儿酌减;可连服一个月。

注意服药后个别患者如有轻变恶心、嗜睡现象,继续服药后可自行消失。

规格每支装10ml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人乳粥

    药方名称人乳粥处方健康哺乳期妇女乳汁若干粳米50克酥油3克制法先煮粳米粥,临熟去汤下乳,再煮片刻,加酥油调匀即可。功能主治补虚养血,润肺通畅。治虚人便秘,症见身体羸瘦、面色少华、大便干燥者。用法用量任

  • 救疹散毒汤

    药方名称救疹散毒汤处方玄参3钱,甘草5分,黄芩1钱,茯苓3钱,白果10个,白蔹1钱,青蒿3钱,麦冬3钱,陈皮3分,荆芥5分,生地3钱,干葛1钱。功能主治小儿疹后牙根溃烂,肉腐出血,臭秽冲鼻。用法用量水

  • 掌胃膏

    药方名称掌胃膏处方人参白术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肉豆蔻(面裹,煨,去面)白豆蔻(去壳)陈皮(去白)沉香枇杷叶(去毛)青皮(去白)丁香草豆蔻(去皮)木香藿香叶 缩砂仁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

  • 神应丸

    《内外伤辨》卷下:神应丸药方名称神应丸处方黄蜡60克巴豆杏仁百草霜干姜各15克丁香木香各6克制法上先将黄蜡用好醋煮,去滓秽,将巴豆、杏仁同炒黑,烟尽,研如泥,将黄蜡再上火,入小磨麻油15克,溶开,入在

  • 养血填精汤

    药方名称养血填精汤处方枸杞 全归茯苓芡实菟丝各4.5克条参(蜜炙)大云各6克 熟地、川芎白芍仙茅各3克甘草1克金樱子5个(引)功能主治治饮酒过多,伤害下焦,遗精,渗精,腰脊痛胀,赤白浊。用法用量水煎服

  • 茧卤点眼煎

    药方名称茧卤点眼煎处方茧卤1升(青香者),青梅27枚,古文钱21文。制法上以新瓷瓶盛,密封。功能主治眼风赤,热泪,虚肿赤涩痛。用法用量于汤中煮1炊久,取出,经3日后,每以铜箸头取少许点目中,日3-5次

  • 槐白皮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槐白皮膏药方名称槐白皮膏处方槐白皮、楝实,各五两;甘草、白芷,各二两;赤小豆二合,桃仁六十枚;当归三两。炮制上七味俰咀,以煎成猪膏一斤,微火煎白芷黄,药成。功能主治

  • 浮萍天冬汤

    药方名称浮萍天冬汤处方浮萍3钱,天冬3钱,生地3钱,玄参3钱,丹皮3钱,生姜3钱,栝楼根3钱。功能主治温疫,少阴经证,口燥舌干而渴者。用法用量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摘录《四圣悬枢》卷二

  • 二仙逼痰散

    药方名称二仙逼痰散处方明矾、胆矾、寸香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痰迷心窍,人事昏迷,四肢抽掣,筋缩抖搐,恍惚痰闷,咽喉泄响,如痴似疯者。用法用量阴阳水下。一吐如故,再下定药。摘录《点点经》卷四

  • 上清白附子丸

    药方名称上清白附子丸处方白附子(泡)、半夏(汤洗)、川芎、菊花、南星、僵蚕(炒)、陈皮(去白)、旋覆花、天麻,各一两。全蝎(炒.半两)。炮制上为细末,用生姜汁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诸风痰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