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髓丹

补髓丹

《百一选方》卷十一:补髓丹

药方名称补髓丹

处方杜仲(去粗皮,炒黑色)补骨脂各300克(用芝麻150克同炒,候芝麻黑色、无声为度,筛去芝麻)鹿茸60克(燎去毛,酒炙)没药30克(别研)

制法上将杜仲补骨脂鹿茸一处为细末,入没药和匀,,再用胡桃肉30个,汤浸去皮,杵为膏,入面少许,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焙干。

功能主治主老年肾虚,腰痛,臂痛,不可屈伸者。

用法用量每服100粒,空腹时用米饮或温酒送下,盐汤亦得,一日二次。

摘录《百一选方》卷十一

《十药神书》:补髓丹

药方名称补髓丹

处方猪脊膂1条 羊脊膂1条 团鱼1枚 乌鸡1只 大山药5条 莲肉250克 京枣100枚 霜柿10个阿胶120克 黄蜡90克

制法将前四味制净,去骨存肉,用酒350毫升,于沙瓮内煮熟擂细;再用大山药、莲肉,京枣、霜柿四味修制净,用井花水500毫升,于沙瓮内煮熟擂细,与前熟肉一处用慢火熬之,却逐渐下阿胶、黄蜡,与前八味和一处,研成膏子。和平胃散末、四君子汤末并知母黄柏末各30克,共300克,搜和成剂,如十分坚硬,入白蜜同熬,取起放青石上,用木槌打如泥,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髓生精,和血顺气。主久痨愈后,髓干精竭,血枯气少,疲惫未复者。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不拘时候,枣汤下。

摘录《十药神书》

《百一》卷十一:补髓丹

药方名称补髓丹

处方杜仲(去粗皮,炒黑色)10两,补骨脂10两(用芝麻5两同炒,候芝麻黑色无声为度,筛去芝麻),鹿茸2两(燎去毛,酒炙),没药1两(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入没药和匀,再用胡桃肉30个,汤浸去皮,杵为膏,入面少许,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焙干。

功能主治补益真元。主肾虚腰痛。

用法用量每服100粒,食前米饮送下;温酒、盐汤亦得,2日1次。

摘录《百一》卷十一

猜你喜欢

  • 陈艾丸

    药方名称陈艾丸处方蕲艾1-2斤(每岁端午日采,愈久愈良)。制法取叶为炷。或加麝香末,木香末、雄黄、搓成丸。功能主治疮毒纯阴,平塌顽麻。用法用量安蒜上灸之,名“药艾丸”。摘录《医学心悟》卷六

  • 红避瘟散

    药方名称红避瘟散处方香排草3斤,零陵香4两8钱,甘松4两8钱,白芷11两2钱,公丁香11两2钱,玫瑰花11两2钱,广木香9两6钱,檀香2斤9两6钱,色姜黄4两8钱。制法上为细末,兑入麝香3钱6分8厘,

  • 荔枝橘核汤

    药方名称荔枝橘核汤处方荔枝、橘核、桃仁、甘草、茯苓、白术、枳壳、山楂、延胡索。功能主治(疒贵)疝。用法用量清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一

  • 附子丸

    《圣济总录》卷一一四:附子丸药方名称附子丸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菖蒲《米泔浸一宿,锉,焙)矾石(熬令汁枯)蓖麻子仁(研)松脂(研)各30克杏仁(去皮、尖、双仁,炒)60克 染胭脂15克制法上七味,

  • 庚字化霉丸

    药方名称庚字化霉丸处方蝉蜕(炒去沙土)2钱,川山甲(炙)2钱,川贝母2钱,钟乳石(须择湖广产者,长大色白;用天葵、甘草水煮1日,研万遍。色杂性坚者不用)1钱,生牛乳1钱,郁金2钱,牛黄4分5厘,木香1

  • 排脓托里散

    药方名称排脓托里散处方地蜈蚣、赤芍药、当归、甘草,各等分。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一切疮疖痈毒,及肠痈、背疽,或赤肿而未破,或已破而脓血不散,浑身发热,疼痛不可堪忍者。并治妇人奶痈,一切毒肿,并宜服之

  • 辟瘟汤

    药方名称辟瘟汤处方甘草2钱,大黄2钱,皂荚1钱(并生用)。制法上细锉。功能主治时疫瘟疠。用法用量用水2盏,煎至1盏,去滓,空心热服。至晚下恶物为效。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 葡萄酒

    药方名称葡萄酒处方干葡萄末500克 细曲末2.5千克糯米10千克功能主治治年老体虚形瘦,纳食不香。用法用量上炊糯米令熟,候稍冷,入曲并葡萄末,搅令匀,入瓮盖覆。候熟,即时饮服。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

  • 楝实洗方

    药方名称楝实洗方处方楝实半升(无实用根皮代),楝叶及嫩枝(锉)1升,凌霄叶及藤(锉)1升,丹参3两(细锉),枳壳(去瓤)3两(细锉),蛇床子3两(细锉),地榆3两(细锉),皂荚3两(细锉),苦参3两(

  • 酸石榴汤

    药方名称酸石榴汤处方酸石榴子30克 酸枣(去核)麦门冬(去心,焙)各60克覆盆子45克葛根90克乌梅(去棱)50枚甘草(炙,锉)30克栝楼根45克制法上药八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口干舌焦。用法用量每服